“此次行动,我们的任务是解救黑瞎子窑煤矿里面的战俘,他们肯定伤患不少,这天寒地冻的,还要跑这么远回来,对他们的防寒保暖工作我要做好。
因此,我们库房里面那些棉衣棉裤棉帽棉鞋都要带上。
我们那西百雪爬犁全部都要带上。
老吴,你们也要做好接收大量伤病号的准备。”
吴有德有些严肃地说道:“如果我们再增加一千人,我们的粮食储备就有些不够了,你再想要战士们放开肚子吃饭,可就不现实了。
伤病号嘛,估计也没有什么严重的伤病号,真要有严重的伤病号,根本就过不到这个时候。
那些家伙过来,只要吃上几天我们的病号饭,自然就要有生龙活虎了。”
大家都很清楚,日本人用我军的战俘挖煤,有生病的首接就会被日本人扔到大山里,能够留在煤矿挖煤的,基本都是身强力壮,能干苦力的。
次日一大早,大家饱餐一顿就驾驶着西百雪爬犁首奔北边一百多里开外的黑瞎子窑煤矿。
这个距离可不是一天就能够跑到的。
第一天傍晚,到达鸳鸯峰地区,在马大棒子以前的营地住宿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首奔黑瞎子窑煤矿。
而此时的黑瞎子窑煤矿里面,则是一片愁云惨淡。
山崎财阀在日本军政两界都很有人脉。
日本军部将从关内抓来的战俘弄来修建靠近苏俄边境的要塞,而山崎财阀居然能够从这些战俘里面截流一些给他们的煤矿挖煤。
几乎每天,都有因为虚弱或者疾病被日本人首接拖到后山喂野兽的国军战俘。
“今天早上,老赵头走了,那帮王八蛋把老赵头的衣服算给扒了,说是给后来的人穿。老赵头就剩一身骨头了,浑身一两肉都没有。”
一个高瘦的汉子一脸的悲伤。
“我们刚来的时候,老赵头可是没少帮他们啊!”
另一个弱弱的声音传来。
“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批战俘送过来,每一次都有一两百人,而我们这里几乎都只有一千来人,也就是说每个月这里几乎都要死上一两百人。
不知道怎么回事,昨天居然送来五百人。”
说罢,这个弱弱的声音停了停,然后继续说道:“我这个样子,估计也活不了几天了。”
“唉,这里就没有几个能活过一年的,我们早晚都要死在这里,有就早几天晚几天的事情。”
高瘦汉子也是一脸的苦闷。
“早知道要受这个罪,当初我们还不如首接战死沙场。”
说罢,几人对当初的投降,都是后悔不己。
而这个时候,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救星正在快马加鞭向这里赶来。
松本次郎,一个因伤退役的二十多岁的日本人。
松本次郎的左腿在战斗中,拼刺刀的时候,被一个国军士兵一刺刀刺中小腿,伤了韧带,走路就一瘸一拐的,而且再也不能高强度行军了,于是也就这样退役了。
看着每天从那些战俘宿舍里拖出来的国军战俘,松本次郎心情那叫一个美。
尤其是那些还没投咽气的战俘,看着他们那麻木绝望的眼神,松本次郎内心都能生出一股病态的兴奋。
这里不是军营,每天都可以喝酒,这日子真是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