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什么是儒商? > 第8章 玉衣织网(第1页)

第8章 玉衣织网(第1页)

齐景公那句“知礼”的评价,不仅代表了个人的认可,更蕴含着东方霸主的权威。

这句话在曲阜城的权贵圈里掀起了波澜,如同投入池塘的一颗巨石,无声地扩散出层层涟漪,其影响力足以颠覆众人认知。

起初是窃窃私语,如鼠啮朽木:

“听说了吗?太庙那事……那个叫孔丘的……”

“谁?顺安铺那个擦尸的野种?”

“嘘!慎言!齐侯亲口赞他‘知礼’!”

“齐侯?当真?……”

质疑、惊愕、难以置信。那些曾对“顺安”后院棚屋嗤之以鼻、视孔丘如草芥的鼻孔,此刻不由自主地翕张,试图从这浑浊空气中,嗅出那“知礼”二字散发的、若有若无的“正统”金粉味。

渐渐地,议论升温,如陈年老酒开坛,辛辣而浓烈的后劲十足地熏染开来,弥漫全城:

“啧,阳子大人都对他另眼相看,亲自送他出的太庙……”

“听说处置得滴水不漏,连晏婴那老狐狸都没挑出错,反被将了一军……”

“到底是……殷商之后?虽落魄,血脉里总有点东西?“

“周公的礼乐。。。。。。。,真刻在他骨子里?”

“能把殷儒和周礼融合得这般熨帖……现在的年轻人,了不得啊……”

“知礼的儒商孔丘”。这称谓,不再是嘲讽的标签,而是镀金的身份证明,是敲开森严阶层的金砖。

它像一件由无形金丝与玉片编织而成的金缕玉衣,披在了那个曾经蜷缩在殡葬铺后院、浑身浸透尸臭霉味与死亡气息的少年身上。

光芒虽无形,足以刺穿阶层的冻土,融化偏见与歧视的坚冰,照亮通往“体面”与“认可”的幽径。

他不再是“野种”,不再是“丧门星”。他是“周礼传承人”,是能在太庙偏殿力挽狂澜、让齐国国君都点头赞许的“人物”。

这玉衣的光华,无声地渗入曲阜城的肌理,悄然改变着权力的流向。

太庙的森严门扉,为孔丘敞开了另一道缝隙。

公室太庙令,那位须发皆白、眼神浑浊却深谙世故的老吏,捻着稀疏的胡须,打量着眼前这个气度沉凝的年轻人。

孔丘在偏殿葬礼上的“滴水不漏”,尤其是那让晏婴都哑口无言、让齐景公金口赞誉的“知礼”,成了他手中最有力的敲门砖。

“丘小子,”太庙令的声音带着久居高位的沙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太庙缺个懂古礼、能应变的礼生。你……可愿来?”

这不是邀请,更像是一场交易。

太庙令需要一把能在外邦显贵面前撑起鲁国礼乐门面的“快刀”,孔丘则需要太庙这块金字招牌,为他那件无形的玉衣再添一层“正统”的光晕。

孔丘躬身,姿态谦卑却无谄媚:“丘,愿效犬马之劳。”

于是,孔丘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在太庙那庄严肃穆的殿堂和偏殿之间。

他不再是“信义铺”懂规矩的儒商孔丘,而是身着浆洗得笔挺、合乎礼制的深衣,手持玉圭,步履沉稳的“太庙礼生孔丘”。

他的职责,是接待那些来自列国、怀着各种心思前来“观礼”的使臣、贵族。

晋国使者倨傲,他便引经据典,以周室旧章暗讽其僭越;

楚国使臣粗豪,他便以古雅仪节,不动声色地将其纳入礼的框架;

宋国使臣重商,他便巧妙地将太庙陈设与商代古礼勾连,投其所好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