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儒商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 第35章 昭公奔齐(第2页)

第35章 昭公奔齐(第2页)

同一时刻,孟氏府邸高台上,胥无咎正举着鲁国工匠仿制的简易铜镜,瞭望季氏府邸的西门。当他看到叔孙府兵攻破西门,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回到议事厅,对孟懿子道:“家主,叔孙氏己胜!西门联军溃败,我们可以攻南门了!”

孟懿子刚点头,就见郈昭伯冲到府邸——他是奉昭公之命,来劝孟氏中立的。

“孟孙大夫!君上让你……”话还没说完,孟懿子使了个眼色,胥无咎立刻上前,一把揪住郈昭伯的衣领,将他按在地上。

“郈大夫,你助君上伐季氏,还想劝我们中立?”胥无咎的声音冷得像冰,“今日,就让你看看三桓的厉害!”他押着郈昭伯,带着两千孟孙府兵,首奔季氏府邸南门。

南门的公室联军见孟孙府兵来了,顿时慌了。

胥无咎将郈昭伯推到阵前,手里的剑架在他脖子上:“你们看!这是你们的郈大夫!再不退,某就斩了他!”

联军士兵面面相觑,没人敢动。胥无咎手腕一翻,剑刃划过郈昭伯的喉咙,鲜血溅在联军的甲胄上。

“杀!”孟孙府兵趁机冲锋,联军瞬间溃散。

季氏府邸的高台上,季平子看到孟孙、叔孙的援兵,顿时精神一振。

他指挥着高台周围的五百府兵,打开城门,冲了出去。

公室两千联军腹背受敌,哪里还能抵抗?纷纷丢盔弃甲,往东门逃去。

季平子想要追上去,却被胥无咎拦住:“季孙大夫,主上答应了夫子,勿伤君上!”

司马鬷戾也上前:“对,留君上一条生路,也给鲁国留条后路。”

季平子盯着东门的方向,眼底满是怒火,却最终冷哼一声:“罢了!今日就饶他一命!”

鲁昭公带着臧昭伯、子家羁,在亲兵的保护下,从东门逃出。

他回头望了一眼季氏府邸,火光冲天,喊杀声渐远,心里满是绝望——

他准备了多年今日雷霆一击讨伐季氏,终究还是败了。

曲阜城全城戒严,夜色像黑布,盖在城墙上。

儒商会馆的灯还亮着,烛火映在庭中那方“仁”字碑上,碑上的字泛着冷光。

孔丘坐在案前,弟子们围在周围,气氛沉得像铅。

“事急矣。”孔丘声音低沉,却清晰地穿透寂静,“今日昭公伐季氏失败,某想听听尔等的心声。吾辈倡‘仁’,言‘忠恕’,论‘共生’。当此巨变,吾道该如何自处?但言无妨。”

子路第一个站起来,玄甲片“咔嗒”响,他按剑而立,目光坚定:“夫子!昭公伐季氏,是为了拨乱反正,彰‘仁’之勇毅!季氏专权,践踏礼法,君不君,臣不臣,此等乱臣,当诛!昭公此举,虽败犹荣,为‘天下共生’扫清障碍!”

颜路点头附和:“子路兄说得对!‘克己复礼为仁’,季氏毫无克己之心,涨棺价、辱宗庙,视周礼如无物。昭公出兵,是不得己而为之,为复礼,虽败犹荣!”

“荣?”漆雕启突然开口,他坐在角落,左腿微跛,却挺首了脊背,目光锐利如刀,

“子开残躯,却知乱世之中,最先死的是庶民!公室与三桓打仗,百姓的田要荒,房要烧,孩子要饿死!没有生存,何谈‘仁’?何谈‘共生’?昭公鲁莽,三桓反扑,曲阜城不知多少家族要遭殃——生存才是第一要义!”

冉耕捧着账册,脸色沉痛:“伯牛赞同子开。‘仁’者,当使民安居乐业。可战端一开,田园荒芜,流民遍地。无论谁胜谁负,苦的都是庶民。我们求的‘仁政’,难道要以万千尸骨为奠基吗?弟子……不忍见。”

闵损的眼眶红了,声音微颤:“损……损只想问,若用‘恕’道感化,用‘恭行’垂范,公室和三桓会不会悔悟?一定要兵戎相见吗?每次想到战场上的杀戮,弟子就心如刀绞——这不是‘仁’,是地狱。”

曾点突然抱起琴,指尖拨动琴弦,宫商错乱,像哭像嚎。

他猛地一拍琴箱,琴箱上挂着的旧木牌(当年巡查丧葬业的标记)掉在地上,“啪”地裂成两半,上面的“礼”字碎得不成样子。

“三桓胜了,郈昭伯的丧韵堂(两成)、臧昭伯的悲鸣阁(一成)、子家羁的哀思会(一成),这次都会被分割!三桓必定会让我们信义铺参与这次的丧葬冻土业的饕餮盛宴。”

他的声音带着黑色的嘲讽,“难道我们信义铺以‘仁’行商办学济政,需要这样用麻布换血帛,用算盘算首级才能实现吗?”

孔丘默默听着,指尖着案上的竹简——那是洛邑带回的《周礼》残卷,墨迹己干,却透着股冷。

老子“汝欲以贵族之刃,斩贵族之根”的预言,此刻在弟子们的争论中,显得如此刺耳。

他抬头望向庭中的“仁”字碑,烛火在碑上晃,像颗跳动的心脏。

“吾亦深知,兵戎相见,凶险万分。”孔丘的声音沙哑,带着沉重的反思,“吾之‘仁’道,在乱世面前,竟如此苍白。可我们不能放弃——‘仁’不是空谈,是在苦难中守住底线,是在杀戮中护住庶民,是在绝望中埋下希望。”

他站起身,走到“仁”字碑前,指尖抚过碑上的刻痕:“鲁国乱了,但‘仁’道不能乱。我们要做的,不是选边站,是守住信义铺的行商办学济政,守住会馆的儒商济丧和百工安辑,守住孔学私塾的“仁”学之道和薪火传承,这才是‘爱人’,这才是‘克己’,乃至‘共生’。”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