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儒商丧仪起家的圣人是谁 > 第37章 血途归郈(第4页)

第37章 血途归郈(第4页)

十月初一夜晚,郈都府邸里,烛火忽明忽暗。

厅堂空荡荡的,只有叔孙昭子一个人坐在案前。

那卷孔丘所赠、批注着“礼之本,在仁;仁之本,在民”的《仪礼》竹简摊开在侧,而一柄出鞘的青铜长剑则横于膝上,冰冷的剑身映照着微弱的灯火和竹简上的墨字。

他伸出手指,缓缓拂过剑脊上冰冷的云纹,那触感一如他出使列国、于樽俎交错间所感受到的森森寒意。最终,他的指尖停留在竹简那句批注之上。

“礼…仁…民…”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

曾几何时,他深信手中这柄剑所能守护的,正是简牍所承载的秩序与理想。

他仗剑而行,为鲁国周旋于诸侯之间,以为恪守礼制便能维系邦国于不坠。

他想起孟僖子临终前曾对他说,“鲁国未来要自保,在孔丘“以商养学、以学济政”的儒商实践上,在三桓和公室的团结上”;想起九月廿五从曲阜出发时,孔丘说“叔孙大夫,此刻您是鲁国的脊梁”。

可如今,剑仍在手,礼书在侧,他却输得一败涂地。

剑,未能斩破季氏的权谋;礼,未能唤回君王的信任;仁,未能阻止国家的崩解。

“呃——!”

一股无法抑制的腥甜猛地涌上喉头,他俯身剧烈地咳嗽起来,殷红的鲜血点点溅落,如同残破的旌旗,凄厉地染红了膝上的剑锋与面前《仪礼》竹简的“仁”字。

他望着空荡荡的厅堂,突然觉得无比疲惫——这些年,他为鲁国奔波,为三桓和公室调和,为庶民请命,可到头来,却落得个“背叛君上”和“被人利用”的下场。

“礼……仁……”他喃喃自语,手指攥紧了《仪礼》,

“都是假的……公室和季孙如意其实要的是权力,只有庶民……只有庶民在受苦……”

窗外的风裹着寒意,吹进厅堂,烛火摇曳了几下,终于熄灭了。

十月初三下午,曲阜城西孔学私塾的杏坛下,孔丘正给弟子们讲《诗?小雅?常棣》。

冉耕坐在案前,算筹摆成“仁义铺”的账册;曾点抱着琴,指尖悬在弦上;颜路带着五岁小颜回一起听课。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孔丘的声音沉稳,“鲁国现在就像个兄弟不和的家,若齐人来犯,我们该如何御侮?”

子路按剑起身:“夫子!若齐人来,弟子愿带私兵,守住曲阜城门!”

孔丘点头,刚要说话,就见子路匆匆从巷口跑来,身后跟着叔孙氏的家臣司马鬷戾。

司马鬷戾穿着玄甲,脸色严肃,甲片上还沾着尘土。

“夫子!”子路的声音带着急,“司马大人有急事找您!”

司马鬷戾走到孔丘面前,躬身行礼,声音低沉:“夫子,我家主上,刚从郈都返回曲阜,没能迎回君上。主上让小的来请夫子,尽快去府邸议事。”

孔丘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望着司马鬷戾的眼睛,从那里面看到了不安—

—叔孙昭子没能迎回昭公,还急着找他议事,一定是出了大事。

“好。”孔丘起身,玄衣下摆扫过蒲团,“子路,出发。”

他跟着司马鬷戾,朝着叔孙府邸的方向走去。

杏坛下的弟子们都安静下来,曾点的琴悬在半空,冉耕的算筹停在案上——

他们都知道,山雨,要来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