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
曹丕府
黑色斗篷神秘人被引进至曹丕的书房,缓缓掀开头蓬。
曹丕看到此人面目大惊失色道:竟是荀公达先生来访?
荀攸,字公达,颍川士族的二号人物
荀攸目光扫过曹丕案上那卷未来得及收起的关于乌恒捷报,嘴角似乎动了一下,低沉道:“曹植公子如今大败乌恒,深得民心,军中威望又高,曹丕公子您现在很慌张吧!
曹丕脸色瞬间铁青,羞辱感涌上心头,咬牙道:“荀先生既知,又何须多言!我能如何?
荀攸淡笑接着道:荀攸冒昧前来,就是为解公子眼下之忧。”
曹丕隐隐期待道:偶,荀先生之意是?
“天命无常,事在人为。”荀攸的语气平稳道,“丞相雄才大略,世子之位,最终所考量的,绝非仅是一时军功或才名。公子是长子,名分早定,自古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也,此乃最大依仗。”
“然,”荀攸话锋一转,语气沉重,“河北世族借迁都之势己渐坐大,若再得一与河北关系密切、声望正隆的世子,则朝堂之上,将来岂还有我颍川士族立锥之地?”
甄宓的母族甄家是河北世族。还有清河崔氏也是河北世族
“荀攸今日前来,非仅代表个人。”荀攸的声音压低声音道,“乃代表身后诸多颍川同僚的共同心意。我等愿倾力相助,助您夺得世子之位,此乃联名信,在上面之人皆愿支持公子。”
说罢把信放在桌子上供曹丕观看。
荀攸这时目光锐利地看向曹丕,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希望公子他日若得偿所愿后,保我颍川士族于朝堂之位不堕,予我等应得之官职权柄,使颍川一脉发扬光大。”
颍川士族的支持,这个分量可足够大,他父亲曹操就是靠颍川士族起家的!曹丕迅速权衡利弊,眼中闪过决断,对着荀攸,郑重道:丕他日若能成功,必不忘今日之诺!颍川子弟之才,必得尽用;颍川一脉之益,颍川一脉必发扬光大!”
荀攸看着曹丕,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他微微颔首,但随即话锋一道:“然,仅有我等文士支持,仍不足矣。临淄侯曹植在军中之声望,乃是巨大威胁。公子需掌握一柄‘剑’。”
“剑?”曹丕面带疑问道。
“中领军曹真。”荀攸目光锐利,“此人不仅有兵权,而且掌宫中禁卫,位置至关紧要。最重要的是其人颇重实利,贪财,此便是突破口。”
曹真,字子丹,是曹操同族族人之子,其父战死后,被曹操收为养子。
荀攸压低声音道:“曹丕公子您可许以重利——他日若成,非但现有权位可保,更可加官进爵,掌更大兵权,乃至…都督中外诸军事亦非不可期。以未来权位为饵,拉拢于他。
必要时可在关键之时……荀攸挥了挥手
曹丕听得心潮澎湃,漏出阴险的笑容。
他激动得握住荀攸的手,荀先生真乃我之子房!有荀先生与颍川世族诸位鼎力相助,丕何愁大事不成?!今后,先生与我便如手足兄弟一般!”
荀攸连忙摆手道:不可不可,乱辈分了。
……
邺城
北征大军凯旋的号角声响彻云霄,打破了这座古都的宁静。百姓纷纷涌上街头,争睹英雄风采。
队伍最前方,临淄侯曹植银甲白袍,其身后将士们昂首挺胸,旌旗猎猎,展示着赫赫武功。缴获的乌桓战马、辎重绵延数里,引来围观人群阵阵惊叹。
丞相府大殿内,气氛庄重而热烈。曹操端坐主位,虽面色一如既往的深沉,但眉宇间舒展的弧度显示着他内心的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