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悠悠然从妲己的宫房迈出,面上还残留着一丝因妲己病情好转而带来的欣慰。然而,宫殿外陡然传来的嘈杂喧哗声,如同一把尖锐的刀,瞬间划破了这片刻的宁静与祥和。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浓眉紧紧拧在一起,眼神中透露出明显的不悦与威严,厉声喝道:“究竟是什么事如此大声喧哗?还有没有规矩了!”
费仲和尤浑听闻纣王的怒问,心中“咯噔”一下,两人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眼神中满是掩饰不住的惊慌。费仲的脑子在飞速运转,回想起手下之前匆匆来报,梅伯得知比干的遭遇后,心急如焚,竟带着一群人进宫,试图劝说大王放过比干。结果,被自己安排的人当场抓住。他心里清楚,私自扣押朝中重臣,这可是触犯了殷商律法的死罪。此刻,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悬崖边缘,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深吸一口气,强装镇定,恭敬地向前迈出一步,小心翼翼地说道:“回大王,是梅伯不知为何,竟带人要进宫为比干讨公道。他们在宫门外喧闹不止,严重扰乱了王宫的秩序,因此被我们抓了起来。”
纣王听闻此言,原本就阴沉的脸色愈发难看,怒目圆睁,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大声斥道:“梅伯?他好大的胆子!比干公然违抗朕的旨意,不愿献出七窍玲珑心救妲己娘娘,这是对朕的大不敬,本就罪有应得。梅伯身为朝廷重臣,不但不劝比干乖乖领命,竟然还带人进宫闹事,简首是目无君上,不知天高地厚!”
尤浑见纣王如此愤怒,赶忙赔着笑脸,谄媚地附和道:“大王息怒,梅伯与比干平日里交情深厚,想必此次是被比干的花言巧语蒙蔽了心智,一时糊涂,才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他肯定是猪油蒙了心,完全忘了自己身为臣子的本分。”
纣王眉头紧皱,在原地来回踱步,每一步都仿佛重重地踏在众人的心上。他思索片刻后,语气冰冷得如同寒冬的冰霜,说道:“梅伯身为朝中大臣,肩负着辅佐朕治理殷商的重任,本应以身作则,为群臣树立榜样。如今却做出这等糊涂至极的事,若不加以严惩,如何能让群臣心服口服?如何能维护我殷商的律法尊严?”
费仲眼珠一转,察觉到这是一个讨好纣王、打压异己的绝佳机会,于是赶忙趁机进言:“大王所言极是,梅伯此次的行为,无疑是公然挑战大王的权威,对殷商律法的肆意践踏。依微臣之见,必须对他施以重刑,方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让其他大臣都知道,违抗大王旨意的下场会是多么凄惨。”
纣王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询问的意味,追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梅伯,才能让众人警醒,不敢再有类似的行为?”
费仲脸上闪过一丝阴狠与得意,毫不犹豫地说道:“梅伯聚众闹事,意图强行闯入王宫,扰乱宫廷秩序,按照律法,论罪当斩。微臣以为,不如将他斩首示众,让满朝文武和京城百姓都看看,任何企图违抗大王旨意、与大王作对的人,都只有死路一条!如此,方能震慑群臣,让他们不敢再生异心。”
尤浑在一旁忙不迭地点头,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说道:“费大人所言甚是,此乃妙计。只有让众人见识到大王的威严和律法的严苛,他们才会老老实实,不敢有丝毫僭越。”
纣王眼神中透着狠厉,继续在原地踱步,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斩首示众,太便宜他了。梅伯如此执迷不悟,竟敢无视朕的权威,朕要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最为惨痛的代价,让所有人都永远铭记这个教训。传朕旨意,将梅伯处以炮烙之刑,让他好好尝尝违抗朕的后果!”炮烙之刑,那是极其残酷的刑罚,受刑者要赤脚走过烧红的铜柱,最终被活活烧死,痛苦不堪。
费仲和尤浑相视一笑,赶忙齐声应道:“大王英明!”他们心里清楚,纣王此举不仅是对梅伯的严惩,更是对朝中那些反对妲己、反对他们的势力的一次强有力的打压。一场血腥风暴,正以梅伯为中心,在殷商朝堂之上迅速蔓延开来。
而此刻,被关押在阴暗潮湿牢房中的梅伯,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何等残酷的刑罚。牢房里弥漫着一股腐臭的味道,墙壁上渗出的水珠顺着缝隙缓缓滑落,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仿佛是死神的倒计时。梅伯被绳索紧紧捆绑着,身上的朝服己经被扯破,头发也有些凌乱,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没有丝毫的畏惧。他一心只为比干鸣不平,觉得纣王听信妲己的谗言,做出了如此昏庸的决定,实在是殷商的不幸。却浑然不知,自己己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即将承受那惨无人道的炮烙之刑。
在这之后,费仲立刻着手准备炮烙之刑的事宜。他亲自挑选了粗壮的铜柱,命人将其架设在王宫的广场上,下面堆满了干柴。又安排了一队侍卫,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确保行刑过程万无一失。他还派人在京城各处张贴告示,告知百姓将在三日后对梅伯施以炮烙之刑,意图让所有人都知晓违抗纣王旨意的下场。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朝歌城,百姓们听闻后,无不为梅伯感到惋惜和悲愤。一些忠义之士对纣王的行为极为不满,但在纣王的高压统治下,他们敢怒不敢言,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梅伯能有一线生机。而朝中的大臣们,有的为梅伯的遭遇感到痛心,但更多的人则是选择明哲保身,生怕因为此事而牵连到自己,纷纷对纣王的决定表示拥护。
三日后,行刑的日子到了。天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梅伯的命运而悲伤。王宫广场上,早己围满了前来观看的百姓和大臣。梅伯被押解到刑场,他昂首挺胸,步伐坚定,丝毫没有畏惧之色。看着周围的人群,他大声说道:“我梅伯一心为殷商社稷,为了劝大王回头,才落得如此下场。但我相信,正义终有一天会到来,殷商不会永远被奸佞所蒙蔽!”
费仲站在一旁,冷笑道:“梅伯,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嘴硬。你这是公然与大王作对,死有余辜!”
梅伯怒视着费仲,骂道:“你这奸佞小人,平日里阿谀奉承,蛊惑大王,才使得殷商陷入如今的困境。你以为你能得意多久?”
费仲被骂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恼羞成怒地喊道:“行刑!”
侍卫们点燃了铜柱下的干柴,火焰迅速升腾起来,铜柱渐渐被烧得通红。梅伯被押到铜柱前,他深吸一口气,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铜柱。脚底传来一阵剧痛,他却紧咬着牙关,没有发出一声惨叫。他的身影在火焰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周围的百姓们纷纷低下了头,不忍心再看这残忍的一幕。大臣们有的偷偷落泪,有的则是面无表情,但心中都明白,殷商的朝堂,从此将陷入更深的黑暗之中。
随着梅伯的身体在火焰中渐渐化为灰烬,这场残酷的刑罚终于结束。纣王通过此举,暂时打压了朝中的反对势力,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所作所为,己经让殷商的百姓和大臣们对他心生不满,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下,隐藏着汹涌的暗流。而这股暗流,终有一天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他的统治彻底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