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费仲与王猛所率的队伍正沿着蜿蜒的山路行进,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队伍后方,苏护骑在一匹黑色骏马上,神色凝重地望着前方的行军队伍。他深知,王猛素有威名,绝非等闲之辈,贸然靠近,稍有不慎便可能暴露行踪,陷入危险境地。
“传令下去,”苏护声音低沉却清晰有力,透着久经沙场的威严,“不要跟得太紧,与费仲他们保持十里地的距离。那王猛可不是一般的将领,他心思缜密,警惕性极高,咱们切不可大意。”身旁的传令兵立刻领命,快马加鞭地向后传达指令。
苏护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量。此次行动关乎重大,既要保证对费仲等人的距离,又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兵力部署。王猛善于用兵,若察觉到后方有异样,必定会有所防备,甚至可能反戈一击。苏护可不想陷入这样被动的局面。
他勒住缰绳,停下片刻,目光扫过周围的地形。道路两旁是高耸的山峦,树木郁郁葱葱,是绝佳的埋伏地点。王猛想必也深知此地的险要,定会加倍小心。苏护心想,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既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援手,又能利用地形优势,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才是最为稳妥的策略。
队伍继续在夜色中前行,苏护时刻关注着前方的动静。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稍有差错,便可能让整个计划功亏一篑。
夜幕如浓稠的墨汁,沉甸甸地压在大地上,将世间万物都笼罩在一片深沉的静谧之中。王猛骑乘着那匹高大的黑色战马,宛如一座坚毅的黑色雕像,稳稳地矗立在队伍前方。他身姿挺拔,神色冷峻,锐利的目光如鹰隼般穿透夜色,紧紧凝视着前方未知的征途,仿佛要将黑夜看穿,洞悉其中潜藏的一切危机与变数。
此刻,王猛微微侧头,向身旁的副将投去询问的目光,声音低沉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威严地问道:“还有多远?”
副将瞬间挺首腰杆,神情严肃而恭敬,毫不犹豫地迅速回道:“回将军,还有五十里。”
王猛微微点头,冷峻的面容上没有丝毫表情变化,但眼神中却陡然闪过一丝锐利的警惕之光。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夜的寒意与凝重一并吸入肺腑,而后缓缓吐出,沉声传令:“传令下去,全军务必谨小慎微,如同履薄冰,切不可让敌人察觉到我们的偷袭行动。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每个人的神经都要像弓弦一样紧绷。毕竟那伯邑考绝非等闲之辈,能从守卫如铁桶般森严的朝歌城成功救人,其智谋与胆识必定超乎常人,绝非易与之敌。此次行动,只许胜,不许败!”
副将领命后,如同一道黑色的疾风,迅速策马沿着蜿蜒的队伍疾驰而去,将王猛的指令一字不漏地传达给每一位士兵。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轻轻回荡,犹如低沉的鼓点,却仿佛重重地敲打着每个人的心弦,让士兵们的精神瞬间高度集中。听闻指令后,原本就整齐有序的队伍变得更加安静,安静到只能听见轻微而急促的呼吸声,以及马蹄踏在土地上那沉闷而规律的声响。
王猛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程度,犹如在荆棘丛中穿行,稍有不慎便会被刺伤。伯邑考能从朝歌城那龙潭虎穴般的地方,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救出人来,足以证明他的智谋和胆识远超常人。王猛暗自思忖,以伯邑考的谨慎,必定在营地周围设有层层严密的警戒,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触动敌人的警觉,进而陷入敌人精心布置的埋伏之中。此次偷袭,不仅要行动迅速如闪电,更要做到悄无声息似幽灵,稍有差池,便可能功亏一篑,甚至全军覆没。
他再次环顾西周,借助着夜空中那微弱的星光,仔细地观察着地形。道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林,树木高耸入云,枝叶相互交织,宛如一片黑暗的海洋。偶尔传来几声夜鸟的啼叫,打破了夜的寂静,却更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氛,仿佛是黑暗中隐藏的未知威胁在发出警告。王猛心想,这片看似宁静的树林,既可能成为他们隐蔽行踪的天然屏障,为他们的偷袭行动提供掩护;但同时,也极有可能隐藏着敌人的眼线,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准备给予致命一击。
王猛紧紧地握住缰绳,手背上的青筋微微凸起,心中默默地盘算着应对之策。他深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容不得丝毫差错。他开始在脑海中仔细规划着行军路线,思考着如何利用地形优势,尽可能地接近敌人营地而不被察觉。他设想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迅速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如果遭遇敌人的巡逻队,是悄悄避开,还是果断出击?如果敌人己经有所察觉,是强攻,还是迅速撤退,另寻战机?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可能性,都在他的脑海中反复推演。
随着队伍的前进,王猛的思绪愈发清晰。他决定派遣一支精悍的斥候小队,先行一步,深入树林,探查前方的路况以及是否有敌人的踪迹。这支斥候小队由军中最为精锐、最为机警的士兵组成,他们如同暗夜中的鬼魅,擅长隐匿行踪,能够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获取最关键的情报。王猛向斥候小队的队长详细地交代了任务,要求他们务必小心谨慎,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立刻回来汇报。
与此同时,王猛对大军的行进方式也做出了调整。他命令队伍拉开间距,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过于集中而暴露目标。士兵们脚步轻盈,尽量减少发出的声响。骑兵们下马,牵着马缓缓前行,马蹄被包裹上厚厚的布垫,以减轻马蹄踏地的声音。步兵们则手持武器,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随时准备应对突况。整个队伍宛如一条黑色的暗流,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无声地向前涌动。
随着距离伯邑考营地越来越近,空气中的紧张气氛愈发浓烈,仿佛可以拧出水来。王猛能够感觉到士兵们内心的紧张情绪在逐渐蔓延,但他知道,作为一军将领,他必须保持冷静和镇定,如同定海神针一般,稳定住全军的士气。他时不时地低声鼓励着身旁的士兵,传递着信心和力量。他的话语虽然简短,却如同火焰一般,点燃了士兵们心中的斗志,让他们在紧张的氛围中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在这片寂静而紧张的夜行军中,时间仿佛变得格外漫长。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王猛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前方,他的耳朵仔细地捕捉着周围的每一丝声响。他深知,在这场与伯邑考的暗中较量中,谁能保持冷静,谁能把握时机,谁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而他,王猛,绝不会轻易输掉这场战斗。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带领士兵们完成这次偷袭任务,给伯邑考一个沉重的打击,为自己的军队赢得荣誉,为大商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
终于,斥候小队传来消息,前方并未发现敌人的异常动向,但在距离营地十里处,有一片开阔地,可能是敌人的警戒区域。王猛听闻后,立刻陷入了沉思。这片开阔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悄无声息地通过这片开阔地,成为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他再次观察了一下天色,距离黎明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时间紧迫,容不得他过多犹豫。
经过短暂而激烈的思考,王猛做出了决定。他命令队伍在树林边缘暂时停下,等待时机。他让士兵们原地休息,恢复体力,但同时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行动。他自己则与几位将领再次商讨作战计划,根据斥候提供的情报,对原计划进行了微调。他们决定,等到下半夜,敌人最为疲惫、警惕性最低的时候,迅速而安静地通过开阔地。为了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王猛还安排了一支佯攻小队,从营地的另一侧制造动静,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为大军通过开阔地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