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他能用一整份PPT告诉你:为什么肉松小贝可以成为“中式烘焙第一入口单品”。
不过从某种程度来说,林望舒还算是周屿学习肉松小贝的师父嘞。
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不是因为她,周屿也不会去研究这个和自己工作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
虽说,这个师父确实菜的过分了。
当然,选择做肉松小贝。
周屿也是有进一步考量的。
不仅仅是因为这玩意儿是他为数不多真·熟练掌握的爆款单品,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嗅觉为王的时代,
一款足够香、足够上头、能炸穿空气的单品,
才是能为晓英酒楼打开新局面的第一把钥匙。
现在的面包店,大多还停留在无水蛋糕、蜂蜜古早、吐司这一类传统品类。
口味固然稳定,但花样还没彻底打开。
要知道,后世的面包店,那是真卷疯了
可以说一天出几十个日抛新品。
今天还新品,明天就绝版。
而且每每路过一家,味道更是一家比一家香的离谱。
隔着几条街都能闻到味。
连狗都在门口舍不得走。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
“色香味”三字里,最能穿街走巷的,永远是“香”。
这不,刚才都还没出炉,街坊邻居就都围了过来。
甚至有人都掏钱想买了。
此时。
刚刚做好的十个肉松小贝己经被穆桂英、老周和阿娟吃了个精光。
前后不到五分钟。
三人还有点意犹未尽的。
“周屿啊——”
老周咬着最后一口小贝,抹了抹嘴角,语气罕见地热切了起来:
“咱要不,再烤一炉?”
“确实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