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套“话里带刺不见血”“敬酒如敬佛”的本事,早练成了反射动作。
当然,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周屿的观点都没变过:酒桌文化,是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糟粕。
虚情假意、互相攀比、强行灌酒,没一个是纯粹的。
不过,世俗的浪潮就是这样,推着人往前走。
想要混得圆滑些、体面些,这酒,总要敬。
。。。。。。。
。。。。。。。
敬的第一桌,是老师那桌。
今天呢,穆桂英是请了五班所有老师,还请了先前1班的所有的老师。
以及出成绩前夜,和小徐老师一起登门拜访报喜的年级主任。
甚至连周屿的小学班主任和初中班主任都一并请来了。
当然,我们的前班主任——王卫国也包含在内。
他本来是不想来的。
但是领导出发前,还特意来喊他了,实在不好推辞,就硬着头皮来了。
包厢里灯光暖黄,菜肴香气弥漫。
周屿父子俩一前一后走进去,穆桂英紧随其后。
老周紧张得脚步都虚了几分,
端着酒杯的手微微颤抖,嘴角咧了又合。
他试图酝酿开场白,可刚张嘴,声音就有些发干。
“各位老师好啊!”
周屿先开了口。
包厢里顿时安静了两秒。
随即,笑声一片,然后应声。
尤其是小徐老师,笑得眼睛都眯起来。
这阵子,她可真算体验了一把“名师”的待遇,
各大媒体采访,学校宣传表彰——那架势,风头一时无两。
老周看着老师们都笑,反倒更紧张了。
赶忙举起酒杯:“那个……各位老师啊,咳,我……今天特别感谢大家……咳咳……要不是你们辛勤栽培,小屿也……也……”
原本准备了好几页稿子,一个紧张,全忘光了。
憋了半天,终于挤出一句:“也不能考上……考上……”
“清大。”周屿轻声提醒。
“对,对,清大!”
全场哄堂大笑。
气氛一下子活了。
老师们笑着举杯。
一边夸老周和穆桂英“实在人”“性情中人”“教子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