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又回到最早的一条,从头开始,逐条回复起了林望舒。
一千来条消息,看上去就够费劲。
真正回复起来,更是费时费力。
可老小子却全然不觉枯燥,反倒专注而认真,
仿佛那是此刻世上最重要的事。
一开始,周屿心里其实还有点发虚。
手指停在键盘上,半天才敲下几个字。
毕竟那些说说,大多是年少时的中二、矫情与自怜,
要不是现在有了回应,他自己都不敢再细看。
可随着一条条回复过去,他的心境慢慢变了。
有的说说让他想起当时的窘迫,
比如没钱吃饭时发的牢骚,
回想起来仍旧苦涩,却也忍不住笑自己当年的“穷酸”。
越往后,周屿越是投入。
逐渐,开始正视起了曾经那个苦逼而又始终积极向上的自己。
键盘噼里啪啦地响,他全然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该去吃饭了。
回复的时候,周屿并没有敷衍。
每一条,他都仔仔细细回想当时的心境和发生的事情。
如果还能记得,他就会认认真真写下来,与林望舒分享。
像是在把那些零散的片段,一点点拼回原来的模样。
错过的那些时间,错过的那些日夜,似乎在此刻以另一种形式圆满了。
周屿一边敲字,一边心里忽然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
似乎错过的青春并没有彻底消散,
只是换了一条路,绕了个远,
终于在这里,圆满地落回了她的身边。
所有内容终于回复完,
周屿还不满足,又跑去林望舒的空间,
一条条给她的说说留下评论,
甚至跑到留言板,郑重其事写下了一大段长留言。
当然,这里跟他那满满中二气息的空间完全不同。
林大校花一向偶像包袱很重,
空间里说说寥寥无几,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
日志更是一篇没有。
可留言板却热闹非凡。
短短几年,早己累积了好几万条留言。
大多是没有好友位,却硬挤进来凑热闹的,
也有一些执着的“粉丝”,
每天定时来“跑堂”,打卡送祝福,从未间断。
结果,周屿那篇字斟句酌、充满真情的小作文,
才发出去没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