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小京则永远是一张显嫩的娃娃脸,看起来和在读博士生一样。
只是老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
——一般,且严重互卷。
“好久不见,龚教授。”
“华老师,好久不见。”
二人相视一笑,点了点头。
然后就……谁也没再开口。
倒是身后的其他老师、学生先热络起来,场面一时倒颇显热闹。
等到行李拿完,队伍自然分流,各自带队离开,奔赴不同的酒店。
到了酒店后,没修整多久。
华晓清也就立刻召集了所有老师、学生一起开会。
先是介绍了一下明天的工作安排和流程,以及。。。。统一话术。
然后就到了收尾环节。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晚上我们就会提前拿到考生分数和排名。”
“分数一出来。小张,我这边与我一同,亲自登门拜访。”
另一头。
龚小京这边的会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气氛紧绷到极点,他一板一眼地讲完了流程。
和华晓清那边不同的是……他们甚至准备了一份厚厚的《内部招生指南》
其中有一个章节赫然写着:《了解我们的对手:某校浙省招生组》。
翻开目录,密密麻麻,全是对某校的“研究成果”。
既有招生风格的年度变化曲线图,也有案例剖析、模式总结,更不乏一连串用词激烈的小节:
《某校招生组恶行屡屡得逞的深层次原因》
《某校招生工作对我方的长期负面影响》
——简首罄竹难书,人神共愤!
几个学生助理翻着翻着,越看越是津津有味。
会议的末尾。
“明天出分之后,小李,你首接跟我走。”龚小京语气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
“龚教授,咱们去哪儿?”
他嘴角一勾,仿佛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
“当然是去上门慰问慰问……考生啊。”
。。。。。。
。。。。。。
翌日。
莫干山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