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天命之子 刘秀 > 第15章 预言家刀了(第1页)

第15章 预言家刀了(第1页)

第15章:白帝子与赤帝子:神秘的街头预言

就在南阳刘氏兄弟的“舂陵创业团队”初步搭建,隔壁荆州的“绿林饕餮众”疯狂扩张的同时,一股诡异而强大的暗流,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悄然涌动、发酵、传播。

这股暗流,就是盛行于两汉之际的谶纬之学。

用现代人能理解的话来说,这玩意儿有点像是一种结合了神秘主义、政治预言、星座运势和街头小广告的超级混合体。它通常以一些语焉不详的图画(谶)或文字(纬)的形式出现,内容晦涩难懂,但据说能预测未来,尤其是王朝兴替、天命归属这种大事。

在王莽同志凭借“安汉公”人设和一系列“祥瑞”(包括可能自己导演的)成功上位的示范效应下,整个社会对这类神秘主义的迷信达到了一个高峰。大家都觉得,老天爷(或者某个神秘力量)可能会通过某种方式,给点提示,告诉大家下一个“真命天子”是谁。

于是,在这种社会心理背景下,一个极其重要、甚至影响了历史进程的“神秘街头预言”,开始在南阳乃至更广的范围内流传开来。

这个预言的核心内容,记载于《后汉书·光武帝纪》,听起来非常玄幻:

“刘秀当为天子。”或者更早一点的版本,牵涉到一场“天神PK”:“赤帝子当诛杀白帝子。”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听起来像玄幻小说设定的预言:

·白帝子:西方之神白帝的代表。按照当时流行的“五德终始说”,王莽的新朝自称是“土德”(继承汉的火德),但王莽为了给自己找合法性,也可能蹭过“金德”(白色属金)的概念。所以“白帝子”很可能影射的就是王莽或者他的新朝。

赤帝子,乃是南方之神赤帝的象征与代表。而在汉朝时期,人们普遍认为汉朝具有“火德”,其颜色为赤色。因此,“赤帝子”所指的显然就是刘氏子孙,也就是汉室的正统继承人。

至于“刘秀当为天子”这句话,则更为首接明了,毫不掩饰地指名道姓!尽管在当时,天下名为刘秀的人或许并非仅有一人(例如王莽的国师也叫刘秀,后来他还改名为刘歆),然而这个预言却无疑给所有名叫刘秀的人带来了一种巨大的“心理暗示”或者说是“压力测试”。。

这个预言是怎么火起来的?

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它的营销推广方案,但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并适当演绎)其传播路径:

版本一:高端沙龙泄露说可能起源于某个精通图谶的学者(比如后来投奔刘秀的强华、蔡少公之类的人物)的小圈子讨论。这些学者就像当时的“顶级智库”或“政治分析师”,他们通过研究谶纬,得出了“刘氏复兴,名叫秀的人是天选之子”的结论。这种高端沙龙里的言论,很容易通过门生故吏传播到社会上,变成“内部消息”或“专家预测”。

版本二:街头行为艺术说更可能的是,有心人(可能是看好刘氏的反莽势力,或者就是刘伯升自己派人干的)策划的街头营销事件。比如找个看起来仙风道骨的老头,在集市上突然发疯(或者假装发疯),大喊:“我夜观天象!赤帝子要杀白帝子啦!刘秀要当皇帝啦!”然后迅速消失在人海。这种行为艺术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能引发人们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那个娱乐活动相对匮乏的古代社会,这样的行为艺术无疑会像一颗重磅炸弹一样,在人群中引起轩然大波。它所带来的震撼和新鲜感,会迅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迅速传播开来。无论是街头巷尾的闲谈,还是文人雅士的聚会,这个话题都将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而且,由于古代信息传播的速度相对较慢,人们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更加强烈,这使得这种行为艺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爆炸性新闻。

版本三:民间自发创作说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天下百姓长期遭受着王莽政权的残暴统治,生活苦不堪言。人们对这种苦难的生活感到极度的绝望,内心深处渴望着能够摆脱这种困境,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民间开始自发地创作各种故事和传说,以寄托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正义的追求。其中,“刘氏复兴”这样的预言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主题。这个预言充满了复仇和逆袭的爽文情节,让人们在想象中能够看到正义最终战胜邪恶,被压迫的人们重新获得自由和尊严。

这种预言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一方面是因为它符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愿望,给予了他们一个精神上的寄托和“盼头”;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是因为“刘秀”这个名字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刘秀这个名字相对比较普通,没有太多的特殊含义,但正因为如此,它反而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们觉得这个名字就像是身边的普通人一样,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代入感。

就这样,“刘氏复兴”的预言在民间口口相传,不断地被丰富和完善。它成为了人们在黑暗中前行的一盏明灯,激励着他们坚持下去,相信总有一天,正义会得到伸张,美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南阳地区的反应:吃瓜、激动与对号入座

这个预言传到南阳地区,效果简首是炸裂级的。

普通吃瓜群众:奔走相告:“听说了吗?老天爷发话了!要换皇帝了!叫刘秀!”南阳刘氏宗亲:集体兴奋!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刘秀,但肥水不流外人田,总归是我们老刘家的人!我们老刘家的IP又要升值了!刘伯升:(极度兴奋,用力拍打刘秀的后背,也可能拍的是桌子)“文叔!听见没有!刘秀当为天子!这说的就是你啊!你看,连老天爷都认可我们的事业了!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品牌背书’和‘舆论优势’啊!我们还等什么?!”他更加坚信自己是给“真命天子”开路的大将军了。刘秀本人:(可能正在核对粮草账簿,闻言手一抖)“……哥,别闹。天下叫刘秀的又不止我一个。王莽的国师还叫刘秀呢。这玩意儿能信?这属于散布谣言,要杀头的。”(内心OS:完蛋,这谁传的?这不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吗?低调!低调啊!)

刘秀的反应非常真实地体现了他谨慎甚至有点“怂”的性格。他第一时间不是欣喜,而是风险意识拉满。这种莫名其妙的“热搜第一”,带来的不一定是流量红利,更可能是杀身之祸。王莽那边要是听说了,第一个要清理的就是所有叫刘秀的潜在威胁!

预言的力量:自我实现的预言

然而,尽管刘秀本人可能极力想避开这个预言,但它的力量是巨大的。

1。吸引人才(引流):那些相信谶纬的人,或者想要投机的人,会因为这个预言而特别关注南阳的刘秀,觉得他是“潜力股”,从而来投奔他。这相当于给“舂陵创业公司”做了次免费的、覆盖范围极广的品宣广告,还是带“天命”加持的那种。

2。增强内部凝聚力(提升团队信心):队伍里的兄弟们一听,“哦豁?我们跟着的是老天爷钦定的皇帝?”顿时觉得自己的“投资”更有保障了,士气大涨,忠诚度+100。这解决了初创团队“信仰”问题。

3。制造舆论压力(给对手添堵):这个预言如野火燎原般迅速蔓延开来,无论是市井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在私下里窃窃私语。它像一阵狂风,席卷了整个新朝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们对王莽的统治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不安。

这个预言的广泛传播,无疑是对王莽合法性的一次沉重打击。它就像一把利剑,刺破了王莽政权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外衣,将其内部的虚弱暴露无遗。人们开始质疑王莽是否真的有资格统治这个国家,他的权力是否真的来自上天的旨意。

这种质疑和不安逐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动摇了新朝统治的心理基础。原本对王莽政权还抱有一丝希望的人们,现在也开始对其失去信心。他们不再相信王莽能够给他们带来繁荣和安定,反而觉得他是一个篡位者,一个不合法的统治者。

这个预言的传播,不仅让王莽的统治陷入了危机,也让整个新朝社会陷入了一片动荡之中。人们的思想被这个预言所左右,社会秩序开始混乱,各种矛盾和冲突也随之而来。

严子陵的远程吐槽(虽迟但到)

可以想象,富春江边的钓鱼佬严子陵如果听到这个预言,会露出标志性的讥讽笑容,然后可能写信给刘秀:“文叔,听说你上‘热搜’了?‘#刘秀当为天子#’这话题度可以啊。哪个营销鬼才搞的?收费了吗?效果倒是立竿见影,就是有点费命——容易成为王莽老板的‘重点关照对象’。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儿就跟星座运势似的,信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你且看着吧,以后会有大把的人因为这个来‘投简历’或者‘蹭热度’。记得做好‘背景调查’,别什么‘牛鬼蛇神’都往团队里塞。”

这个“白帝子vs赤帝子”、“刘秀当为天子”的预言,就像一颗投入历史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它或许起源于某个精心策划的阴谋,或许是混乱时局中民众心声的偶然折射。

但无论如何,它成功地给南阳那个还在种田和管账的、谨慎的刘秀,蒙上了一层神秘而耀眼的光环。尽管刘秀本人对此可能避之不及,但历史的车轮,己经开始沿着这条被“预言”隐约指示的道路,缓缓向前碾去。

它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危险;既是光环,也是沉重的枷锁。刘秀的“逆袭人生”,因为这个预言,提前进入了“高难度模式”和“公开挑战赛”。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