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人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每一块原石。
他先拿起阿东那块篮球大小、表皮有松花的原石,端详了许久,又用强光手电筒照射,从不同角度观察光线的穿透情况。
过了一会儿,老者缓缓说道:“这块原石,松花表现不错,敞口也正,内部应该有料。
不过,翡翠分布不太集中,量不算大。我估价350万缅币。”
阿东一听,心中暗喜,自己250万缅币拿下,要是能开出好料,还是有赚头的。
接着,评估人员拿起阿坤选的那块暗灰色原石。
他皱着眉头,仔细查看蟒带和表皮的纹理,又敲了敲原石听声音。
看完后,他摇摇头说:“这块原石,蟒带不连贯,内部可能有裂纹,而且从声音判断,质地不算上乘。我估价80万缅币。”
阿坤听了,心中有些失落,原本还对这块原石抱有很大期望。
轮到Peter选的几块小原石了,评估人员只是简单看了看,说道:“这几块原石,从外表特征不太好判断,不过个头较小,风险较大。
总价我估50万缅币。”
Peter耸耸肩,虽然不太满意这个价格,但也觉得在情理之中。
最后,轮到吴书涵挑选的那几块原石,当评估人员看到那块两米多高的大原石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围着原石转了几圈,仔细观察切口和表皮特征,又用工具轻轻刮了刮皮壳。
然而,正如吴书涵所料,仅从外表看,评估人员并没有发现这块原石内部的极品种水。
“这块原石,个头倒是不小,但皮壳表现一般,切口也没有看到明显的好迹象。
我估价200万缅币。
另外这几块篮球大小的,加起来150万缅币。”
评估人员说道。
吴书涵心中暗喜,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接下来,就是和矿区人员讨价还价的环节了。
阿东率先开口,和矿区负责交易的人员就自己那块原石的价格争论起来。
阿东希望能以300万缅币成交,而矿区人员坚持350万缅币一分不让。
双方僵持不下。
阿坤也开始和对方商讨自己那块原石的价格,他希望能压到60万缅币,矿区人员则表示最多降到70万缅币。
Peter对自己那几块小原石的价格倒没有太多异议,很快就以45万缅币成交。
轮到吴书涵时,他看着矿区人员,沉稳地说:“我这几块原石,你们看能不能总价300万缅币成交。
那块大的,虽然个头大,但你们也看到了,外表表现确实一般。
另外几块,品质中规中矩。”
矿区人员沉思片刻,说道:“吴先生,你这价格有点低了。
这样吧,总价330万缅币,不能再少了。”
吴书涵心中盘算着,觉得这个价格还能接受,毕竟那块大原石的真实价值远远超过这个数。
于是,他点点头,说道:“行,那就330万缅币。”
几人完成交易后,带着购买的原石,心情各异地离开了交易市场。
回到市区,他们找到一家国际物流公司,给原石买了高额保险,随后将其邮寄回屏东市场。
阿强首先开口道:“各位,还需不需要看别的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