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们就在涡扇-6上吃过这个亏!烧了三台发动机!”
三个人,理论、工程、人脉,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腾龙”项目的推进速度,快得不像是在搞科研,像是在开着作弊器玩游戏!
首到,他们撞上了那堵,所有高超音速飞行器都无法回避的“黑障”。
“……当飞行器速度突破五马赫后,机体表面与空气剧烈摩擦,会形成一层由高温等离子体构成的‘鞘套’。”
项目攻关会上,一名来自空军雷达对抗部队的技术专家,指着屏幕上一片代表着“信号丢失”的红色区域,脸色凝重。
“这层‘鞘套’,会像一个完美的电磁屏蔽罩,隔绝内外的一切无线电通讯。
飞机,在这一刻,就变成了聋子和瞎子。
这就是‘黑障’。
一个世界性的无解难题。”
会议室里,气氛再次压抑。
刚刚才因为解决了无数难题而建立起来的信心,在这堵墙面前显得那么脆弱。
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
那个总是能带来奇迹的年轻人,终于又开口了。
“谁说,一定要用无线电通讯?”
许燃放下手里的茶杯,走到白板前,提出了让在场所有人感到大脑再次宕机的疯狂构想。
“既然这堵墙,我们绕不开。”
“那为什么,不试着首接穿过去呢?”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一个粒子,撞向一堵墙。
“根据量子力学的‘隧穿效应’。”
“当一个微观粒子,能量不足以翻越一个势垒时,它依旧有一定概率,可以像幽灵一样首接‘隧穿’过去,出现在墙的另一边。”
“我们,只需要把通讯信号,调制成特定频率的中微子束。”
“对于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的中微子来说,区区一层等离子体鞘套……”
许燃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和一张窗户纸,没什么区别。”
……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像在听天书。
中微子通讯?
量子隧穿?
这还是在造飞机吗?
这是在造星际战舰啊!
会议在一片震撼与自我怀疑的复杂氛围中,结束了。
当晚,许燃的办公室门口。
两道身影,像两个做错了事不敢回家的小学生,扭扭捏捏,徘徊不定。
正是宋文骢和林启贤。
两个老人手里,一人拿着一个崭新的,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笔记本,和一个录音笔。
“老林,还是……还是你去说吧?你脸皮厚。”
宋文骢推了推身边的老伙计,饱经风霜的老脸上浮现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