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大学,一间戒备森严的会议室内。
这里是IMO的协调阅卷中心,气氛比考场还要凝重。
来自各国的领队、副领队、协调员围坐在长桌旁,面前堆满了小山般的试卷和草稿纸。
空气中烟味、咖啡味和纸张的味道混杂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亢奋。
对他们而言,战争才刚刚开始。
每一分的得失,都可能改变最终的国家排名。
“P3的批改结果出来了!”
负责难题阅卷的俄罗斯协调组组长,德米特里·伊万诺夫教授,一位体格魁梧如熊的数学家,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洪亮。
“华夏队的那个孩子,许燃,满分!7分!”
他挥舞着一份薄薄的只有三页纸的答卷,像是在炫耀一件绝世珍品。
“看看!都来看看!组合动力学!
我的天,他用一个全新的,我从未见过的理论体系,把这道题给……给屠杀了!”
伊万诺夫的吼声,让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那份答卷上。
美利坚队的教练克拉克教授皱着眉挤了过来,眼中带着浓浓的审视和不信。
“全新的理论体系?
伊万诺夫,你没开玩笑吧?
一个高中生自创的理论?”
克拉克的语气尖酸,“这在阅卷规则里是允许的吗?会不会是逻辑不完备的胡闹?”
“胡闹?”
伊万诺夫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吹胡子瞪眼,“克拉克,你可以侮辱我,但不能侮辱这份杰作!
我们整个俄罗斯阅卷组,五位顶尖的代数学家和分析学家,花了整整三个小时,反复推演!
这份解答,逻辑上完美无缺!
它甚至比我们给出的标准答案更简洁,更深刻!”
他将答卷影印本“啪”地一声摔在桌上。
“服不服?不服你也写一个出来!”
克拉克脸色一滞,拿起那份影印件。
当他看到开篇那句“Letsanalyzethisfromtheperspectiveofbinatorialdynamics。。。”时,瞳孔猛地一缩。
后面的推导,他越看越心惊。
确实是一种他完全陌生的思维方式,但其中的逻辑链条却坚固得可怕。
他找不到任何可以攻击的漏洞。
“好吧,P3算他运气好,思路刁钻。”
克拉克悻悻地放下答卷,冷哼一声,“但P6呢?那才是真正的试金石,我不信他还能……”
他的话还没说完,负责P6阅卷的另一组,传来了更激烈的争吵声。
这一次,争论的中心,依然是许燃。
“不行!我绝不同意给满分!”
克拉克冲了过去,只见他队伍里的副领队正指着许燃的P6答卷,情绪激动地对命题组主席,一位来自法国的白发老教授杜邦说。
“主席先生,您看!他根本没有构造出哪怕一个‘坏数对’!
他通篇都在玩弄概率,这算什么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