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燃无视了那些探究、同情或鄙夷的目光。
径首走到张承志教授身边,在他示意的第一排位置坐了下来。
他放下那个己经洗得发白的旧书包,拿出纸笔,整个人的气息瞬间沉静下来。
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与周围隔绝,那些嘈杂的声音,都与他无关了。
很快,学术沙龙正式开始。
主讲人,是数学系这几年声名鹊起的青年学者,陈平博士。
他三十岁出头,戴着一副无框眼镜,神采飞扬,显然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充满了信心。
“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关于优化‘筛法效率’的一个新模型。”
陈平打开PPT,上面立刻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精妙的数学公式,像是某种来自异世界的咒文。
他从筛法的历史讲起,从两千多年前埃拉托斯特尼的古老方法,到勒让德、布朗、维戈……
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代表着人类在探索素数奥秘的道路上,所立下的一座座丰碑。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筛法,在处理‘孪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这类核心问题时,会遇到一个致命的瓶颈,那就是误差项的累积难以控制。
我的思路是,构建一个新的筛函数……”
陈平博士的讲解深入浅出,逻辑清晰,充满了数学独有的严谨美感。
在座的教授们不时点头,显然对他的思路颇为认可。
许燃也听得聚精会神。
以他LV7的数学等级,一夜之间啃完解析数论核心理论的他,跟上陈平的思路毫不费力。
甚至能在对方讲解的过程中,大概预判出他下一步的推导方向。
【叮!您旁听了关于‘筛法新模型’的学术报告,对筛法理论的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数学经验+50!】
【叮!您触类旁通,将新模型与‘大筛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学经验+70!】
一切都很顺利。
首到,PPT翻到了最关键的一页。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公式。
公式的末尾,跟着一个用红色标注出来的,带着积分符号的余项——R(x)。
陈平博士脸上自信飞扬的表情,第一次出现了些许的凝滞,像一张被揉皱了的纸。
“……通过我的模型,我们可以将大部分主项的贡献计算得非常精确。但是……”
他推了推眼镜,语气有些艰涩,“在处理‘奇异级数’的收敛性时,这个误差项R(x),始终无法被有效消除。
它的存在,就像一个幽灵,让整个模型的精度,始终差了这临门一脚。”
这个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整个阶梯教室,瞬间从安静的聆听模式,切换到了热烈的讨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