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狼毫笔向上一移,对准的落笔处是“乙字班”的选项,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故作沉思状。坐在隔壁的隔壁的山长瞥了眼陆询舟落笔的地方,还是不满意,遂若无其事地再踢了一脚陆询舟隔壁的学长,那位学长也是一边喝茶,一边在长桌底下踢了踢陆询舟。
陆询舟眉间微蹙。
以这孩子的功底去甲字班考试恐怕只能当垫底了。
又被踢了一脚。
好吧,路是他走的,不是我走的。
陆询舟你就是闲吃萝卜淡操心。
陆询舟松开眉头,利落地勾了甲字班的选项。
。
散会后,陆询舟本打算去院舍小憩一会再下山回药堂坐诊,不料却被那道熟悉的声音叫停了脚步。
“蒲学长。”
陆询舟心不甘、情不愿地转身,面上还是那副温厚有礼的模样。
“公主殿下寻草民何事?”
李安衾牵着幼子的手,女人如今一改方才在安济堂时的冷淡,神色柔和地看向她。
“轸儿在诗词方面不大理想,蒲学长可有什么好的学习建议吗?”
看样子,她也知道陆询舟就是诗词科甲字班的授课学长。
她淡淡地看了眼李轸,心里无甚波澜,反倒生出一点怜爱。虽然郡王殿下的生父是韩驸马,但他却长得更像李安衾,单凭这一点着实令陆询舟难以恨起这个孩子。
不对!陆询舟你在想什么?!
这些事你早就放下了,不许胡思乱想。
于是她眸色微动,唇角扬起成年人客套之间恰到好处的弧度。
“那还请公主殿下随草民移步文渊斋。”
陆询舟压下心中的紧张,自我告诫道。
我发誓,我只是一个尽职尽责的老师,此举只是在为我将来的学生操心,而非对这个女人旧情复燃。
。
由于盛夏的阳光过于毒辣,李轸的风寒才好没多久,李安衾忧心他又得了中暑,于是先派人将他送到书院外的马车上,而她则亲自跟着陆询舟去了文渊斋。
斋内空无一人,学长和讲书们都在院舍中午休,此时窗外的蝉鸣阵阵,陆询舟从位子旁的箱箧中取出笔墨纸砚。
“殿下家中的《切韵》可以扔了,小殿下在诗歌的韵律方面已经掌握得很娴熟。在下这边建议他多看一些名家诗集和山水游记,诗者最重意境,小殿下天资聪慧,读久了名家们的纯高意境,自然也能生出一派属于他的见解来。”
陆询舟拿来纸,取笔研墨,在纸上写下一系列必读书目,而后吹干墨痕,交给身旁的女人。
李安衾收下那张纸,抬头,压下心中重逢喜悦,笑着轻声道:“嗯,谢谢询舟。”
陆询舟转头收拾东西的手一顿。
“在下姓蒲名山,殿下莫要错唤人名。”
看似依旧的温声细语中却带着几分陌生。
蒲大夫收好笔墨纸砚,漠然地离开,徒留那个令李安衾魂牵梦萦了近十年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