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阿扎尔个人能力摆在那里,就算不冒险上抢,也有极大概率被他突破。”
后面这句话倒是说到了基米希和埃姆雷-詹的心坎里,加上前面首发的施魏因施泰格,他们对阿扎尔的防守也不是没有成功过,只是失败的这次被拿出来当做反面例子罢了。
菲恩最后这段话也并非为队友开脱,只是作为一名曾经的防守型中场,他很清楚一个道理,在进攻球员和防守球员较量中,更吃亏的是防守一方。
在一场比赛中,防守十次,成功九次也不一定有人能记住你,但失败那一次就足以让你成为进攻球员成功突破的背景板,如果这个球再不幸打进,那你就成了整个球队的罪人。
这就是防守队员,功劳永远不属于你,但背锅的时候总会有你一份。
相比之下,进攻球员的舆论环境就要宽松许多,一次成功的传球,一个漂亮的进球,就能让转播镜头长时间在他们身上停留,收获全世界球迷的注目,高光时刻更是出现在各种盘点和集锦中。
金球奖、金球奖、各种足球先生的评选中,永远是前锋和中场球员霸榜,后卫和门将总会被各位投票者无视。
赛后总结之后,队员们开始恢复性训练,水疗、按摩、肌肉拉伸……下午再前往训练场,开始备战决赛。
晚饭过后,菲恩和罗伊斯照例去理疗师那里接受按摩,和他们同一间理疗室的是克罗斯。
今天没有比赛可看,罗伊斯挑了个意大利半决赛的回放,三个人一边看,一边讨论他们的决赛对手。
意大利足球的最大特色就是防守,无论对手水平如何,风格如何,他们的每一场比赛都在坚决贯彻防守反击这一战术思想。
“地中海堡垒”、“链式防守”、“钢铁长城”和“铜墙铁壁”……一直以来,这些形容词,都被用来形容意大利足球极具特色的球风。
他们将防守做到了极致,这个词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刻进了DNA,始终将自己放在弱队的位置上,不给别人半点机会,抓住对手防线上的漏洞,犀利的反击机会给予对手致命一击。
从小组赛开始就不难看出,无论对手强弱,意大利全都是小比分胜出,坚定不移的“1比0”主义者。
而且他们运气够好,淘汰赛一路过来,遇到的全是奥地利、威尔士、丹麦这样的对手,没有一支传统强队,没踢一场加时赛。
看着他们禁区内这个密集的站位,罗伊斯就觉得头皮发麻:“我甚至看不出哪个角度可以射门。”
克罗斯接口道:“他们不仅防守做得好,反击也同样很犀利。”
罗伊斯又说道:“这个球,断球之后,就地组织反击,非常有威胁。”
克罗斯点点头:“他们的阵型随时都能保持紧凑,保证了进攻和防守的整体性。”
“整个球队跑动都很积极,和实力不如他们的球队比起来,总跑动距离都要高于对手。”
“……”
他俩在旁边你一句我一句,交流比赛中观察到的对手的优点,也聊缺点。
“传接球成功率不高,控球能力一般。”
“一对一能力也一般,断球大多时候依靠多人围墙。”
“……”
两个人在旁边你一句我一句,菲恩一直没有参与讨论,他安静地趴在理疗床上,一边接受理疗师对他腿部肌肉的按摩,一边看着电视里的比赛,一边还腾出耳朵听旁边两人的分析。
忽然,罗伊斯伸手过来在他的胳膊上拍了一巴掌:“说说看,你有什么想法。”
菲恩像个领导一样,对他俩的看法表达了肯定:“分析到位。”
克罗斯隔着一张理疗床给了他个白眼:“谢谢夸奖。”
菲恩完全没感受到,自顾自的说道:“还有一点很重要,他们的战术执行力非常高,场上十一个人想法一致,是一个整体,这对我们来说才是最棘手的。”
技战术方面虽然棘手,但德国队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起码在控球率方面他们占有绝对优势,创造机会的能力也比对手更强。
然而,第二天,欧洲一些好事媒体就迫不及待的帮德国队制造危机——他们为两支决赛队伍列出来各项历史交锋战绩:
“德国和意大利历史上交手33次,意大利15胜10平8负。德国队赢下的8场比赛全部来自友谊赛。”
“欧洲杯中交手3次,意大利1胜2平。在世界杯中交手5次,意大利3胜2平。”
“在过去10场交锋中,意大利保持着4胜6平的不败战绩,特别是在意大利的主场,36年来德国队从未战胜过他们。”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德国队从未在正赛中战胜过意大利。
继西班牙之后,又是一支德国队从未战胜过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