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屠夫状元是什么剧种 > 第5章 沉默的父亲 肩头担千斤(第1页)

第5章 沉默的父亲 肩头担千斤(第1页)

陈老实还是没说话,只是低头扒拉着碗里的稀粥。粥早就凉了,小米沉在碗底,他却像是没察觉,勺子在碗里一圈圈地划着,把粥搅得更稀。眉头拧得越来越紧,连额头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像是刻满了“难”字。

柳氏坐在一旁,看着丈夫的样子,心里更急了,却不敢再催。她知道陈老实的脾气,越是难办的事,他越喜欢自己琢磨,不琢磨出个章程,绝不会开口。她悄悄抹了抹眼角,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她想说,上个月给小宝看病的半两银子还没还上;想说,家里的柴火只够再烧五天;想说,陈武的鞋子破了,露着脚趾头,都没舍得买双新的。可这些话,她怕说出来,会让陈老实更为难。

“爹,”陈武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要不……我跟二弟以后每天多杀一头猪?多跑两个村子卖肉,应该能多攒点钱。”

陈勇立刻点头,用力攥了攥拳头:“对,我还能去帮人拉货,镇上王掌柜昨天还问我愿不愿意帮他运粮食,一天能给五文钱。”

王氏没说话,只是低头用勺子搅着碗里剩下的粥。她不是不同意陈砚读书,是怕家里撑不住。她想起昨天夜里,柳氏还跟她说,想把自己唯一的那件蓝布褂子拆了,给陈砚做件新衣裳,现在陈砚又说要读书,这钱从哪儿来啊?

陈老实终于停下了手里的勺子,抬起头,目光扫过桌边的每个人。他看了看陈武磨出洞的鞋子,看了看陈勇手上的老茧,又看了看柳氏鬓角的白发,最后落在陈砚身上。陈砚正看着他,眼神里没有急切,只有平静,可那平静里,又藏着一丝期待,像暗夜里的一点光。

“三郎,”陈老实的声音很沉,带着疲惫,“你知道读书要花多少钱不?”

陈砚摇了摇头,却没说话,等着父亲继续说。

“去年村里李秀才家的儿子去学堂,束脩就花了半两银子,还不算书本钱、笔墨钱。”陈老实拿起放在桌边的烟袋,摸了摸烟荷包,里面空空的,连一点烟末都没有,他又把烟袋放下了,“书本得去镇上的书店买,一本《千字文》就要二十文;笔墨更贵,一支羊毫笔十五文,一张宣纸五文,这还不算磨墨的墨锭。你要是去读书,这一年下来,最少也得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这话一出,柳氏倒吸了一口凉气。她知道家里有钱,但那钱是陈老实攒了大半年,准备用来交赋税和给小宝看咳嗽的,总共也才一两二钱。要是给陈砚读书,这钱一下子就没了,以后家里再有个急事,可怎么办?

“爹,那赋税……”陈武小声说。每年的赋税要交五钱银子,要是把钱给陈砚读书,赋税就交不上了,到时候官府说不定会来抓人。

陈老实没接话,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他这辈子,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一辈子靠杀猪谋生,手上的血没少沾,汗没少流,就是想让家里人能吃饱饭、穿暖衣。可现在,儿子想读书,想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他怎么能不支持?可这钱,这现实的难处,像一块大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想起陈砚刚醒的时候,那么虚弱,连坐都坐不稳;想起陈砚试着帮陈勇劈柴,斧头没举起来就掉了,差点砸到脚;想起陈砚夜里坐在油灯下,看着窗外发呆的样子——这孩子,是真的干不了杀猪、劈柴的重活啊。要是不让他读书,他以后可怎么办?难道一辈子都靠父兄养着?

可要是让他读书,家里的日子该怎么过?赋税交不上,官府会来催;小宝的咳嗽要是再犯,没钱请郎中;陈武、陈勇每天多杀一头猪,身体能扛得住吗?他们己经够累了,手上的伤就没断过,有时候夜里疼得睡不着觉,都没说过一句苦。

柳氏见陈老实不说话,心里更慌了,拉着陈砚的手,声音带着哀求:“三郎,要不咱再等等?等你爹把下个月的猪卖了,咱再想想办法?”

陈砚看着母亲通红的眼睛,心里一阵发酸。他知道母亲是为他好,可他也知道,下个月卖猪的钱,既要交赋税,又要还欠邻居的银子,根本剩不下多少。他转头看向陈老实,父亲还在沉默,可他能看到父亲的手在微微发抖——那是常年握杀猪刀磨出来的手,粗糙得像树皮,此刻却因为纠结,在轻轻颤抖。

陈武和陈勇也没再说话,只是低头看着自己的碗。院子里静得可怕,只有风吹过杀猪架上的绳子,发出“呜呜”的轻响。远处传来邻居家的鸡叫声,还有赶牛的吆喝声,可这些声音,都像是隔了一层膜,听不真切。

陈砚的目光落在父亲鬓角的白发上。那白发比他刚穿越过来时,好像又多了几根,在阳光下闪着银光。他突然想起,昨天夜里,他起夜的时候,看到陈老实还在院子里磨刀,月光照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孤单。那一刻,陈砚突然明白了,父亲沉默的背后,是整个家庭的重担,是为人父的责任,是想给儿子希望,却又无能为力的痛苦。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