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大喇叭在一遍遍循环播放着喊话,这是一个女子的声音,甜美和善。
饥民们一路奔波而来,不知道多少人在半路就饿死了,倒毙路边。
现在刚到榆管区,在渡口就闻到喷香的稀饭味道,顿时精神大振。
人群中出现躁动,穿着赤黄两色马甲的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喊话让大家排队。
绿衣警察挥舞着棍子,抽打不守规矩的人。
对待这些流民,只跟他们用嘴巴讲规矩是不行的,大多时候,棍棒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只有等上过思想课之后,给他们灌输了榆树湾思想,教给他们榆树湾的规矩,他们才能主动遵纪守法。
喷雾器滋滋响着,给流民浑身上下,喷洒了滴滴涕杀虫剂。
杨鹤和洪承畴等一行人跟着排队上前。
工作人员给他们也喷洒了杀虫剂。
他们自然知道这叫做滴滴涕杀虫剂的东西,这可是好东西,只要喷洒在身上,就能灭杀跳蚤和虱子。
杨鹤看到报纸上有过报道,说榆树湾村已经彻底灭杀跳蚤和虱子,已经长达三个月之久,没有在榆树湾村发现过跳蚤虱子的踪迹。
这简直是无法想象。
若非杨鹤曾经喷过这滴滴涕杀虫剂,亲身感受,的确有奇效,怕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的。
“所有人都可以排队去领一碗粥。”
喷完滴滴涕杀虫剂之后,一个身穿赤黄两色马甲的工作人员,手里举着一面小小的三角形红色旗子,指示众人到粥棚前去排队。
杨鹤:“这位小哥,我们也可以去领吗?”
工作人员面带微笑:“我们赊粥的目的,原本是赈济饥民,怕有流民进入榆树湾之后,来不及找活,就饿死了。但这粥也是给有需要的人的。所有人,觉得自己有需要的,都可以去领一碗粥,你们当然也可以。”
杨鹤:“谢过小哥。”
杨鹤当然不缺这一碗粥喝,但是,他对榆树湾的一切,都极感兴趣,也跟着过去排队,想看一看这粥熬的,是不是过关。
排着队的时候,就闻着香气扑鼻。
轮到他们,自己拿一个碗,那粥锅里,竟然都是白米。
每个人满满一碗,虽然达不到筷插不倒的水平,但也相当浓稠。
最关键是,那白米颗粒,一颗颗黏在一起,一口下去,满嘴喷香。
“这赊粥的白米中,竟然一粒沙子也无。”
杨鹤眼睛明亮。
这才刚进入榆树湾,杨鹤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见过几件感到不可思议之事了?
杨鹤觉得,这白米,比他平时吃的颗粒还要,口感还要更加喷香。
这么好的米,就连他这个三边总督、代表朝廷来剿灭流贼、赈济灾民的官员,也感觉给灾民吃,有些太浪费了。
杨鹤一碗粥吃下去,嘴里余香,肚里暖和和的。
周围其他饥民,更是把碗边都舔得干干净净。
洪承畴感慨:“如此榆树湾,难怪深得民心。”
杨鹤沉默。
他知道,洪承畴说的是事实。
朝廷连掺石子的陈米、烂米都拿不出来,榆树湾却用这么上好的白米,来赈济灾民。
对比之下,榆树湾如何能不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