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真怕温体仁一时冲动,强行对榆情局和锄奸队出手。
若是招致报复,可不好受。
榆情局和锄奸队,现在在京师,可是凶名赫赫。
温体仁也是感觉心中憋屈。
他温体仁实掌内阁,奈何不了建奴也就算了,在这京师之中,竟然还奈何不了几个小贼?
温体仁:“此事当再议。这是我读书人生死存亡之际啊。可恨那钱谦益,竟然还为一己之私,故意与我等为难。”
此时,钱谦益刚刚走到宫门口,隔着宽敞的广场,温体仁几人,正好看到他的背影。
周延儒:“攘外必先安内。请温翁出手,向钱谦益发难,我等定然追随温翁,将钱谦益此獠,逐出内阁。”
“攘外必先安内”,正是周延儒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的。
在原有历史轨迹中,周延儒的主张,就是先稳住建奴,专心对付大明境内的流贼。
等把流贼剿灭之后,再回过头,去对付建奴。
这个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能算错。
可惜的是,当时正逢小冰河时期最严重的几年,天灾一年甚过一年,腐朽的大明朝廷,办事效率低,根本就无力赈灾,流民越来越多,流贼自然是剿灭不完的。
这就注定了周延儒的主张实行不了。
温体仁眼睛精光一闪,点了点头:“好。老夫正有此意。必须把钱谦益赶出内阁,换上我们自己的人,上下一条心,才能专心对付榆树湾。”
至于如何对付钱谦益……
温体仁早就已经有了打算。
钱谦益作为东林领袖,门生遍布朝野。
这是钱谦益的根基,但也是他致命的缺点。
皇上生性多疑。
温体仁只要在这一点上做文章,甚至夸张一点,捧一下钱谦益影响力之大……相信足以引起皇上的猜疑。
钱谦益一介腐儒,手里又没兵,只要被皇上猜疑,再加上温体仁等几位阁老排挤,钱谦益被逐出内阁,就是定势了。
……
延府。
杨鹤端坐中军帐,手里是一张《榆树湾日报》。
这张报纸的头版头条,正是一篇胜利宣言。
杨鹤看着那篇文章,眸子明亮。
【榆树湾大捷·辽东光复檄】(开元4329年即崇祯四年五月十日,榆树湾理事院)
【榆树湾全体同胞共鉴:
榆树湾防卫团新一师今犁庭扫穴,雪洗百年之耻!自抚顺焚城至辽阳白骨,建州狼烟三十载绝灭,赫图阿拉龙脉已断于炮火之下!
山河见证:
一、沈阳城北,新一师小镰刀、马友松部,生擒皇太极、多尔衮等奴酋,击毙岳托、阿巴泰、图尔格、鳌拜、冷僧机等,一众首级悬于抚顺关,眼底犹映榆湾两色旗!
二、萨尔浒故地,我等炮火洗地,焚尽八旗铁骑两万,浑河为之沸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