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才:“没有榆树湾,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生活。这个道理,我们是懂的。更何况,投资港口,做海贸,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机会啊。”
“玄清公恩赐的书上都说了,海上贸易比草原丝路更赚钱。海上商路开辟出来之后,能一船船金银拉回来。”
朱存机:“我听说,安南那边,一年四季都是夏天。过了麻里鲁,就是南半球。咱们这边是夏天的时候,他们那边是冬天。”
“麻里鲁南行至罗娑斯,地皆赤壤,多黑民。我也想去那里看一看啊。”
朱存机沿着草原丝路,一路到辽东,看风土人情,看得很是过瘾,他有些上瘾了。
能赚钱,还能去看别人没去过的新鲜景儿……天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李良才和朱存机两人都是发自内心愿意支持旅顺和大连港的建设。
这时候,一艘小船靠岸。
不久,执勤战士押着一个洋人过来。
“红毛夷。”
李良才走南闯北,自然见过洋人。
朱存机身为秦王世子,也见过洋人。秦王府里,有自鸣钟,有水晶棱镜……在榆树湾兴起之前,都是当宝贝的。
有西洋人到内地传教,见秦王,试图说服秦王信教……
因此,他们看到红毛夷,倒是不会惊讶。
反倒是小镰刀,以前只在视频里见过红毛夷,现在见到活的了,饶有趣味,上下打量着。
来的这个人,是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核心人物彼得·范·戴恩。
……
彼得·范·戴恩在东方人面前,原本是有优越感的。
和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至今,近三十年,已经发展成一头拥有殖民霸权的巨兽,他们拥有跨越三大洋的吸金网络。
在崇祯朝,已经知道了荷兰这个国家,称作和兰。
在和兰东印度公司眼里,大明虽然有辉煌的历史,但是,现在很落后……
尤其北方这些明人,愚昧,无知。
一个个又瘦又黑,穿得跟叫花子一样。
若说大明江南,和福建沿海,有些富商士绅,富户百姓,穿得干净整齐,会读书识字算数……读书人的比例,一度让彼得感到震撼。
彼得初来时,是为这个东方古国的文明感到震惊的。
但是,后来他坐船一路北上,看到的是民生凋敝,饥民遍地。
百姓在建奴的铁蹄下哀鸣,官兵毫无勇气,只敢仰仗城池自保,不敢跟建奴野战……
辽东情况更甚,有血勇之气的汉民,都被建奴杀了,剩下的,都是甘愿为奴的。
山东水师不堪一战,从登州用船运粮到辽东,甚至需要找他们和兰东印度公司的船来护送。
这着实是让人看不起。
当然,如果官府的运粮船不找他们来护送的话,在海上劫掠的人,十之八九就是他们和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了。
彼得这两年在东方海域,既做生意,又做海盗。
时间久了,大明百姓在他眼中,已经算不得是人了。
这次,辽东突然出现一支铁驴旗子军,把盘踞辽东多年的后金,给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