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那批工匠到了,榆树湾就能正式开启第一个“五年计划”,就能按照赵清玄的要求,建造一大批手工作坊了。
“算了,这一批棉甲,还是在现代做吧。那批工匠到了之后,也会有许多其他事情要做,不能让他们都做盔甲。”
赵清玄等不及他们了。
当然,在现代订制棉甲,必须得有技巧。
赵清玄取了几套棉甲,全部分拆开。
在网上找了几家加工棉布的小厂子,分别寄过去一些一些棉片,让他们加工棉片。
赵清玄不要求纯棉,只要求厚实,轻便。
他特意强调,用黑心棉也没关系,够结实就行。
现代可替代的材料,简直太多了。比纯棉防御性更好,还更加便宜。
赵清玄很快拿到报价。
一套棉甲所需要的所有棉片,小加工厂报价仅需要六十块。
老板说,赵清玄如果下批再要,价格还能更低。
规模上来之后,价格就能降低。
赵清玄直接订了六千套。
至于铜钉、内缀的铁片、锁子铁网等,赵清玄本可以在自家工坊做。
但他小心谨慎,分开下单。
锁子铁网在自家工坊做。
最近作坊订单多,又招了几个工人,都交给罗叔管。做这批锁子铁网,还是没问题的。
铜钉和内缀的铁片等,分别到苏南的两家工坊下单。
这样一来,既保障了交货时间,又增强了隐秘性。
不得不说,江浙沪小作坊的效率就是高。
几千套棉甲的配件,十天之内,全部完工,送货上门。
赵清玄直接用手机投送到榆树湾去组装。
……
崇祯三年,八月十九日。
经过数轮谈判,《庆阳府和平建设二十二条》终于成功签订。
在这二十二条中,榆树湾村和庆阳府衙,双方都做了一些退让。
比如,战争赔款方面,金额最终定为黄金八千两。
但是,这笔钱不能以赔款的名义给,而是要以借兵的名义给。
现在庆阳府城外,形势已经失控。
那些溃兵,不但不肯退走,反倒卷裹流民,有攻打府城的意思。
城中士绅富商,都十分恐慌。
在沈宏业的居中运作下,士绅们愿意出一笔钱,请一支客兵来帮忙驱散城外溃兵。
在战争赔款方面,榆树湾做出了巨大让步。
其他方面,则是庆阳府衙做了让步。
比如庆阳府内煤矿、石油等49年的开采权,归榆树湾所有;槐安巡检司官兵,由榆树湾来任命……等等这些,庆阳府衙几乎没多想,就点头同意了。
其实,庆阳府衙对煤矿等的开采权,根本就不在乎。
煤炭不值什么钱。
延安府,以及山西那边,倒是有不少,都是山上随便捡的。
庆阳府这边,没听说有大煤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