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锣鼓喧天。
人群中,条幅打起,红旗招展。
一对儿童男童女捧着花,快步朝着毕懋康跑过去。
毕懋康赶紧下马。
南直隶有《榆树湾日报》。
毕懋康在报纸上读到过这种欢迎的场面,看到过照片。
但是,身临其境,这种感觉,远不是报纸上的文字和图片所能描绘得出来的。
“毕爷爷,您好。”
“欢迎毕爷爷。”
那对儿童男童女奉上手里的鲜花,脸上带着笑容,声音稚嫩,天真无邪。
“好。好。”
毕懋康连说了两个好字,接过鲜花,这一路的疲劳,似乎都扫去了几分。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欢迎毕爷爷。”
“毕爷爷。”
那群少年儿童,都举着双手,蹦蹦跳跳欢呼着,脸上堆满笑容。
身后众人,都在举着手,用力鼓掌,口中喊着欢迎。
红色条幅上,金色大字写着:
【热烈欢迎毕懋康同志】
【广阔榆树湾管理区大有可为】
【……】
一面面红旗招展,鞭炮声和锣鼓声震耳欲聋。
在这火热的氛围中,毕懋康一张脸,都激动得有些发红了。
榆管区办事处的同志,轮流上前跟毕懋康握手。
毕懋康被人群拥挤着,簇拥着。
他身后同来的那些人,也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那些人,有随行护卫,还有一些是毕懋康带的工匠。
那些护卫和工匠,平时地位不高。
在榆树湾这火热的场面下,连毕懋康都激动到脸色涨红,更何况是他们?
他们何曾享受过这种众星捧月一般的感受?
一个个手足无措。
来欢迎的群众,当然不会让他们感到尴尬,有少年儿童上前挽着他们的胳膊,亲昵地喊着叔叔……
人群簇拥着他们前进。
杨鹤、洪承畴一行,在旁边都看呆了。
对毕懋康也就算了,对那些护卫和工匠,竟然也是如此用心,如此热情洋溢……给足了敬重。
这真的是让人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