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这一路上的吃喝之类的,他们也得提前备齐,毕竟两千人的吃用,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这些人,将来都是自己的工人,林洛给的口粮标准,自然不能按照施粥的那种标准,每天半斤,甚至半斤里面还有二两麸皮来算,最起码没人每天一斤。
两千人,十来天的路程,最起码需要两百石粮食,肉菜盐油之类的另说。
而如今阜阳城中正是缺粮的时候,市面上一斤粮己经涨到了西十余文钱,将近是灾前的八倍,一石粮食要五两银子,而且一天一个价。
本该开仓放粮抑制粮价的阜阳府,却因没有多余的存粮,并且借来的粮食全都用于施粥而导致管理缺位。
林洛带着人在市面上转了一天,一石两石的,倒是有商家愿意卖,但要的再多却不行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阜阳府缺粮,不然即便是州府无视粮价,将粮食都用在施粥上,粮价也不应该涨成这个样。
这时候,粮食可比银子更值钱。
这可一下子难住了林少爷。
没粮食,连自己都得饿死在路上,那还玩儿个蛋?
难道要过了河之后走陆路,庐州那条路?
可一是陆路时间更长,这些流民这个样子,就算有充足的粮食,近千里路走下来,估计也得躺下来一半。
二是庐州虽然没有遭灾,但周边的粮食这时候肯定在往灾区运,即便是到了庐州,说不定依旧没有人愿意卖给他这么多。
正当林洛坐在客栈里面焦头烂额的时候,张十二进来,悄悄趴在林洛的耳朵边上说了句话。
“少爷,有个人来到咱们客栈要见你,说他的手里有粮食,愿意卖给咱!”
“真的?”
林洛喜出望外,立刻起身跟着张十二来到了客栈外面。
一个身材消瘦的汉子正在客栈的大门外徘徊,一边儿留意着客栈内走出来的人,一边儿还盯着街上来往的人群。
看到随着张十二走出客栈的林洛,这汉子立刻迎了上来。
“你有粮···”
“嘘···,随我来,到地方再说。”
那汉子制止了林洛说下去,当先向一个方向走去。
林洛朝着张十二使了个眼色,跟了上去。
一前一后,林洛跟着这人在阜阳城中转来转去,最后在一个小巷子里进了一个小院子。
“进去吧,里面有人等你。”
带路的汉子指了指正房的方向。
林洛左右环顾了一下,就是阜阳城中最普通的小院子,半亩地大小,三间正房带两边厢房,院中种着石榴树,树下还摆着一方石桌。
就是城市中最常见的那种普通百姓的一进院子。
虽然天色还没有完全黑,但正房中己经燃起了油灯,影影绰绰的能看到西五个身影。
林洛怡然不惧,不过倒是给了跟着来的李二牛和张十二一个眼色,提醒他们注意,这才迈步,推开虚掩的门,走了进去。
“就是你要买粮食?”
一个如破锣般的声音由坐在中堂椅子上的人口中传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