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们听了张三禄和陈春阳的话,议论纷纷,有的表示认可,有的仍持怀疑态度。但不管怎样,兰氏集团积极沟通的态度让大家看到了诚意。
然而,并不是所有居民都这么好沟通。有几户居民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坚决反对拆迁。他们认为补偿标准太低,而且担心安置小区的质量问题。
这几户居民的代表是一位叫刘大力的壮汉,他性格首爽,说话也很冲。一天,刘大力带着几个人来到兰氏集团,气势汹汹地找到张三禄和陈春阳。
刘大力把手里的文件往桌子上一扔,大声说道:“你们这方案不行!补偿款太少,安置小区的事儿也说得不清不楚。我们不同意拆迁!”
张三禄连忙起身,笑着请他们坐下,说道:“刘大哥,您先别激动。咱们有话好好说,您觉得哪儿不满意,咱们一起商量。”
刘大力一屁股坐下,瞪着眼睛说:“哪儿都不满意!就这补偿款,在城里连个像样的房子都买不到。还有安置小区,谁知道建出来是什么样?”
陈春阳耐心地解释道:“刘大哥,补偿款是按照市场评估价来的,己经很合理了。关于安置小区,我们会请专业的建筑公司来建造,保证质量。而且,我们可以在协议里明确这些内容。”
刘大力哼了一声:“说得好听,到时候出了问题,你们拍拍屁股走人,我们找谁去?”
张三禄沉思片刻,说道:“这样吧,刘大哥。我们可以邀请几位居民代表参与安置小区的建设监督,这样你们总放心了吧?至于补偿款,我们再研究研究,看能不能在合理范围内再提高一些。”
刘大力和他带来的人互相看了看,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刘大力说:“行,看在你们有诚意的份上,我们再考虑考虑。但要是你们说话不算话,我们可不会善罢甘休!”
送走刘大力等人后,张三禄和陈春阳相视苦笑。张三禄无奈地说:“这拆迁工作比想象中还难啊,每一个问题都得妥善解决,不然就容易出乱子。”
陈春阳安慰道:“别灰心,只要我们真心为居民着想,总会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的。”
接下来的几天,张三禄和陈春阳一边根据居民的意见对拆迁方案进行调整,一边继续与反对拆迁的居民沟通。经过不懈努力,大部分居民终于同意了拆迁方案。
然而,就在拆迁工作看似顺利推进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家钉子户突然提出了天价赔偿要求,否则坚决不搬。这户人家是一位老太太和她的儿子儿媳,儿子游手好闲,儿媳则是个泼辣的主儿。
这一天,张三禄和陈春阳再次来到这户人家。院子里堆满了杂物,几只鸡在角落里咯咯叫着。张三禄敲了敲门,没人应答,两人便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
刚走进院子,就听到屋里传来吵闹声。“不行,少了这个数,咱们坚决不搬!”是儿媳尖锐的声音。“哎呀,差不多就行了,别太过分了。”老太太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
张三禄和陈春阳对视一眼,然后张三禄清了清嗓子,说道:“请问有人在吗?我们是兰氏集团的。”
门“砰”的一声被打开,儿媳叉着腰站在门口,满脸敌意:“你们来干什么?是不是又来劝我们搬走?告诉你们,没门儿!”
张三禄连忙笑着说:“大姐,您先别着急。我们是想再和您商量商量拆迁的事儿。您提出的赔偿要求,我们确实有些为难,您看能不能再考虑考虑?”
儿媳哼了一声,不屑地说:“考虑什么?我们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这点赔偿怎么够?你们要是拿不出这个数,就别想让我们搬!”说着,她伸出五根手指晃了晃。
陈春阳惊讶地说:“大姐,这要求实在太高了,远远超出了合理范围。我们的拆迁方案是经过多方考量制定的,对大家都很公平。”
儿媳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公平?什么公平?你们就是想欺负我们老百姓!”
这时,老太太从屋里走了出来,拉了拉儿媳的衣角,说道:“别这么大火气。两位同志,我儿子儿媳不懂事,你们别介意。但我们家确实有些困难,儿子没正经工作,以后还得生活啊。”
张三禄看着老太太,心中有些不忍,说道:“大妈,我们理解您的难处。这样吧,除了正常的补偿,我们可以帮您儿子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让他以后有个稳定的收入。您看这样行不行?”
老太太听了,有些心动,但儿媳却不乐意了:“一份工作就想打发我们?不行!”
张三禄和陈春阳又耐心地和他们沟通了许久,从兰氏集团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到拆迁后对他们生活的改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老太太说服了儿媳,同意按照合理的补偿标准搬迁。
随着这最后一户钉子户的问题解决,兰氏集团的拆迁工作终于得以顺利进行。挖掘机的轰鸣声响起,老旧的建筑逐渐倒下,扬起一片尘土。张三禄和陈春阳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张三禄长舒一口气,说道:“总算是解决了,这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啊。”
陈春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是啊,但一切都是值得的。等新厂区建成,兰氏集团一定能为C市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阳光的照耀下,两人的身影显得格外坚定。而C市,也将在兰氏集团的扩建以及各方的努力下,迎来新的发展篇章,但前进的路并不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