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接过话头,语气里带着替李书华高兴的意味。
“听说桂花婶子男人去得早,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那儿子就是书华叔当年从河里救上来的那个!”
“这可真是缘分啊!”陈野感叹道,“书华叔这是好人有好报。”
——
又说了一会儿话,陈野起身:“我去书华叔那一趟,看看村里养猪和零活的事儿。”
到了李书华家,果然见到一个面相和善、手脚利落的中年妇女正在院里晾衣服,想必就是桂花婶子了。
李书华看起来气色比以前更红润了些,眉宇间那股因伤病带来的郁气散了不少。
见到陈野,他很是高兴:“小野回来了!快屋里坐!桂花,沏茶!”
“书华叔,别忙了,恭喜啊!”陈野笑着拱手。
李书华老脸一红,摆摆手:“嗨,凑一块过日子罢了。”
“你咋有空回来了?凤娇呢?”
陈野把徐凤娇怀孕和母亲去县城照顾的事说了,又引来李书华一连串的恭喜。
寒喧过后,陈野切入正题:“书华叔,村里养猪和接零活的事儿,统计得怎么样了?大家还愿意干吗?”
提到正事,李书华神色认真起来:“正要跟你说呢。”
“零活好说,妇女们都抢着干,在家门口就能挣点钱贴补家用,谁不乐意?”
“就是布料有时供应不上,大家还老催我呢。”
陈野点点头:“这个我跟陈老板说,尽量保证供应。”
“至于养猪”
李书华顿了顿,拿出个小本本,“一开始吧,大家心里都打鼓。”
“虽说是你提供的猪仔,但毕竟投进去的是真金白银,也怕担风险。”
“最后算上我,总共就七户人家愿意试试。”
他指了指本子上的名字,“都是些胆子稍大,或者家里实在需要钱想拼一把的。”
陈野接过本子看了看,数字比他预想的要少,但也理解。
这年头,大家穷怕了,求稳是第一位的。
“七户也不错了。”
陈野道,“书华叔,你跟大家说明白了吧?”
“猪仔我提供,但得花钱买,不能白给。养好了,养猪场保底收,肯定能挣钱。”
“但这中间伺候猪崽、防病防灾,可得自己上心,担着风险。天下没有稳赚不赔又不出力的买卖。”
“说了,都说透了!”
李书华肯定道,“都是自愿的。都说了,挣了钱是你带着大家发财,赔了也绝不怨你!”
“这点觉悟咱靠山屯的老少爷们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