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爷爷身体还好吗?”
卫博宁说:“嗯,挺好。”
王为民很习惯卫博宁的寡言少语。他最开始认识卫博宁时,是在他11岁时,当时是老钱带他一起参加一个会议,会议主题是研究讨论大飞机。会议不算正式,就是一个大家聚在一起随意讨论的地方。
会议上都是一群老头,要不就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像他这么小的孩子,只此一个,显得他格外突出。
但当时卫博宁年纪小小,行事作风可一点不小,非常成熟,坐在一边,一脸认真的听着他们讨论研究,好似对他们说的话都能懂。
后来他知道,人家不能说全懂,至少懂一半。
用老钱的话说,卫博宁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是天生干军工这一行的,老钱本来打算亲自带着卫博宁。
可惜之后,他碰到紧急任务,被封闭关起来研究,一直没有消息,收卫博宁为学生的事情也就不不了了之。待老钱结束任务,卫博宁已经离开四方城。
卫博宁听王为民说老钱,抿下唇,有所触动。他能意识到他的天分,都多亏钱教授。
他11岁之前,一直对木仓什么的感兴趣,他爷爷觉得男孩子喜欢木仓很正常,家里还是当兵的,时常带他去军营,打木仓。
但他的兴趣不在于射击,而是拆开它们,看看他们里面是什么构成的,他能不能做成。
为此他还挨过一顿打,因为他拆开后,装不回去了,之后他有经验,再没出现过那种问题。
除了木仓,炸弹、坦克等,他其实也有些兴趣,可惜,他接触不到。最多远远看一眼。
他非常想拥有一把自己组装而成的木仓,于是他自己收集材料,还去废品站寻找可利用的材料,铿铿锵锵的打磨出他人生中的第一把木仓。
现在回头去看,那把木仓问题很多,例如瞄准不行,射距太短,威力也小,但纪念意义很大。
也是因为那把木仓,他认识了钱教授。
钱教授于他,虽没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他的很多军工书,还有军工知识都是钱教授传给他的。
卫博宁问:“钱教授身体还好吗?”
孙强军回道:“好着呢,能吃能喝。就是时常念叨你。”
王为民看见桌上摆着一沓纸,他目测上面是很多数据,问:“我可以看看吗?”
孙梦毓还能说不行?更何况,孙梦毓想借王为民和孙强军解决试验场地的问题,所以点头同意。
王为民一看入迷了,连孙强军推他都没有反应过来。
孙强军见王为民这么沉迷,好奇他在看什么东西,桌上还有一些纸,他跟着随手拿起来几张,跟着看起来。
孙梦毓挪几步到卫博宁的身边,凑到他的耳边小声说道:“你说王厂长和孙教授能不能给我们解决试验场地的问题。”
女孩子的馨香飘到卫博宁的鼻尖,同时孙梦毓说话的气流扰动他的耳朵,卫博宁的耳朵控制不住的红了,他不自在的往旁边挪几步,才说道:“应该可以。他们认识人多。”
孙梦毓没有察觉卫博宁的动作,回味着卫博宁说的话。
意思是说,哪怕他们没有这个场地,他们认识的人力总有这个条件的。
那不妥了,嘿嘿,她的电动车,又靠近一步。
孙梦毓继续小声说道:“那就好,我就希望,做实验的场地离宁台县近一些,跑太远,不方便。”
卫博宁默默记下孙梦毓的要求。
王为民先看完,他不是研究电池的,但对其中的化学物理知识还是可以看的明白,尤其,他会看数据啊。
再加上,看了这么多年的文件,经手这么多的数据,靠不靠谱,王为民看完心中都有个大概。
这份文件,大有可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