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率军途经坞堡林立之地,流民纷纷来投。
他择其青壮编入行伍,老弱安置于后方垦荒。
不过旬日,竟增兵五千。
这日行至嵩山地界,忽遇一队人马拦路。
为首老者高呼:“来者可是桓征北?”
桓温勒马:“正是。长者何人?”
老者下拜:“在下李矩,曾任荥阳太守。永嘉后聚众自保,苦候王师三十年矣!”言罢泣不成声。
其后民众黑压压跪倒一片,皆是从北地各处闻讯而来的汉家遗民。
桓温下马扶起老人:“温来迟了。”
夜里,嵩山营火连绵。
李矩献上精心绘制的地图,标注了北地各处坞堡、粮仓、兵力分布。
“慕容部精锐尽出,境内空虚。然蓟城坚固,强攻难下。”李矩指着一处,“但若取道井陉,破娘子关,则可首插幽州腹地。”
桓温凝视地图,忽然道:“慕容皝之子慕容俊现在何处?”
“应在龙城练兵。”
“好。”桓温拍案,“我们就打龙城。”
孙盛不解道:“将军不是要西进会师吗?”
“虚则实之。”桓温目光锐利,“慕容皝以为我们要么南退,要么西进。我们偏要东进,打他最想不到的地方!”
正议时,亲兵急报:抓获一队形迹可疑的商旅,其中竟有会稽王府令牌!
桓温令押入帐中。
那商首昂然不跪:“我乃王府采办,尔等安敢无礼!”
桓温把玩着令牌:“采办需要带信鸽?需要暗藏兵器?”突然厉声,“杜浒何在?”
商首脸色微变:“不、不认识。。。”
桓温冷笑:“那我来帮你认识。”击掌三下,帐后转出一人——正是本该“失踪”的杜浒!
商首见之,顿时面如死灰。
杜浒躬身:“将军所料不差,会稽王确与慕容部有密约。这些人是去送信的,约定慕容皝南下图取寿春,会稽王则在朝中发难,夺庾冰相权。”
良久,桓温忽然大笑:“好个一石二鸟之计!”笑声一收,“可惜,石头要砸自己的脚了。”
他当即修书两封。
一封快马送寿春,令张副将坚壁清野;一封飞鸽传建康,首送庾冰手中。
郗超迟疑:“丞相会信吗?”
“他不必全信,只需生疑。”桓温眼神冷冽,“有时候,怀疑比真相更伤人。”
次日全军开拔,偃旗息鼓,昼夜兼程向东。
七日后,龙城己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