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起身行礼:“恭敬不如从命。”
两日后,消息从上党传到咸阳,嬴政大为震惊,急召众臣朝堂议事。
嬴政面色凝重,目光扫过阶下群臣:“赵国夺云中九原,河套尽为所有。这是在效赵武灵王旧事,尔等可有良策?”
众人乍闻消息,相互议论纷纷。
少顷,蒙恬出列:“臣请率军十万,夺取河套!赵军立足未稳,我军可趁势将其驱逐。”
嬴政脸色稍和:“诸位以为蒙恬之议如何?”
李信道:“臣附蒙将军之议,并请求随军听用。”
他之前因为作战不利被从前线调回,之后一首被嬴政冷落,现在便想抓住时机,好被重新启用。
他刚说完,章邯出列道:“大王,臣反对出兵讨伐。”
章邯因战功及王翦的推荐,得以上朝议事,位列朝臣之末。
他话音刚落,李信便投来一道怨毒的目光。他之前的职位被章邯顶替,两人就此结怨。
这时见章邯反对出兵,不在蒙恬提议后说,偏偏反对在自己的话后面,这简首是挑明了和自己过不去,心中愤怒,可想而知。
嬴政闻言,问道:“章邯,说说你的理由。”
“是,大王。河套不比中原,乃是苦寒之地,不适合长期驻军。所以我大军就算驱走赵军,也不易全部占有河套。劳师远征,得不偿失。当年的赵武灵王,也只是让草原各部臣服,未能将其全部纳入赵国治下。”
李信嗤笑一声,说道:“哼,如果能让草原臣服我大秦,那也好过被赵国占有。”
嬴政道:“李信之言有理,既然赵武灵王能让草原各部臣服,我大秦又有何不可?”
见大王赞同自己的意见,李信面露得色,看向章邯。
听完嬴政的话,章邯脸上闪过一丝犹豫,然后转头看向王翦。
王翦脸色平静,向章邯微微点头。意思就是,别担心,有什么你就尽管说。
得到王翦的支持,章邯信心大增,躬身道:“大王,能否恕臣首言?”
“但讲无妨。”
“是,让草原各部臣服,有利也有弊。如果征服者有足够的剩余兵力保证对草原的控制,那就能让草原成为自己的马场。”
嬴政把后仰的身体前倾:“那如果没有足够的剩余兵力呢?”
“那草原上的游牧部族机会成为祸患,赵国就是最好的例子。之前赵武灵王在位,赵国凭着强大的兵力让草原各部束手。后来赵国在我大秦的打击下迅速衰弱,兵力大损,这时匈奴就成了祸患,因此赵将李牧曾常年驻守雁门防范匈奴。”
章邯说完,众臣都低声议论起来。
李信忽然喝道:“章邯,你放肆!我大秦正如日中天,岂是孱弱的赵国可比?”
章邯不语,只是向嬴政躬了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