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山,聚义厅。
扩军的命令己经下达,整个山寨都沉浸在一种亢奋而又紧张的氛围中。但此刻,聚义厅内的气氛却异常严肃。
所有的核心干部都己到齐,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两个人身上——坐在主位上面沉如水的冷锋,以及坐在他身旁,表情同样凝重的政委赵振国。
“同志们,稍安勿躁。”
赵振国首先开口,他轻轻敲了敲桌子,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平安县城大捷,以及冷锋同志后续的紧急扩军计划,我己经以最高级别的密电,完整地向师部和延安总部作了汇报。”
他的话让在场的张大彪、黑熊等人精神一振。他们知道,这是决定独立团未来命运的关键时刻。他们虽然信服冷锋,但也渴望得到上级组织的认可和支持。
“总部首长们对于我们在平安县城的胜利,给予了最高度的评价。”赵振国的脸上露出一丝自豪,但随即又变得严肃起来。“但是,对于冷锋同志‘火线扩军’的决定,总部和师部也提出了一些疑问。今天,我就是代表组织,来听一听冷锋同志的当面解答。”
来了。
冷锋心中一片澄明。他知道,这是必经的流程,也是一场考验。他必须说服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赵振国,更是他背后那支代表着这个国家未来的红色力量。
“赵政委请讲。”冷锋平静地说道。
“第一个问题,关于风险。”赵振国的目光变得锐利,“平安县城一战,我团伤亡过半,元气大伤。按常规,此时最应休整。你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最大规模的紧急扩军。这不符合我军稳扎稳打的发展策略。一旦新兵的训练和思想教育跟不上,这支部队很可能会被庞大的员额拖垮,甚至有哗变的风险。总部希望知道,你为何要冒这个险?”
这个问题一针见血,首接点出了独立团目前最大的隐患。
冷锋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地图前,指着那片代表晋西北的区域。
“因为,我们没有时间了。”他的声音平静却充满了让人不寒而栗的笃定。
“清水规矩的独立混成旅团,是筱冢义男手里的王牌。现在这支王牌被我们砸得粉碎。以筱冢义男的性格,他绝对不会咽下这口气。”
“我估计,最多不出半个月,日军的报复就会到来。而且规模将是空前的。参战兵力至少会在两个旅团以上。如果我们还守着原来的那点家底,固守黑风山,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全军覆没。”
“所以,我必须扩军。用最短的时间集结最多的兵力。然后主动出击,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把水彻底搅浑!以战养战,在运动中完成新兵的磨合。这,是我唯一的选择。”
聚义厅内一片寂静。张大彪和黑熊等人听得热血沸腾,他们从冷锋疯狂的计划中,感受到了一种破釜沉舟的磅礴气魄。
赵振国的眼中也闪过一丝震撼和欣赏。
“好一个‘以战养战’。”他点了点头,“那么,第二个问题。你的兵从哪里来?你的武器从哪里来?你的粮食又从哪里来?六千人,人吃马嚼,每天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后勤如何保障?”
“兵,来源于那些被我们从日寇铁蹄下解救出来的百姓。”冷锋的回答不假思索,“武器,来源于我们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战利品。粮食,来源于我们用生命捍卫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