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长生不老让你想到的人物或故事 > 第153章 五行修炼法春分平衡 五行调和万象新(第2页)

第153章 五行修炼法春分平衡 五行调和万象新(第2页)

木火相济,金水土合,五气在体内各自归位,却并未停滞。按照《五行修炼法》的要诀,春分调和的关键,在于让五行之气形成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周流不息,方能真正达到“万象新”的境界。

我凝神静气,将意念沉入丹田。那里的五行之气此刻像五个乖巧的孩童,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等着指令。我先让肝经的木气分出一缕,缓缓注入心经,引动火气;再让心经的火气分出一缕,汇入脾胃二经,滋养土气;接着让土气分出一缕,流入肺经,催发金气;随后让金气分出一缕,渗入肾经,涵养水气;最后让水气分出一缕,回归肝经,助长木气。

起初,这循环有些生涩,像是刚上弦的齿轮,转动时带着细微的滞涩。木气流入心经时,火气会微微一振,像是被惊扰的小兽;火气汇入土气时,土气会稍显迟滞,像是吞了块热炭;土气催发金气时,金气会陡然锐增,像是被点燃的火星。

我耐心地调整着每一缕气息的强弱。木气入火时,需带着三分柔意,不可过猛;火气入土时,需收敛五分烈劲,不可过烫;土气生金时,需带着七分沉稳,不可过急;金气生水时,需收敛九分锋芒,不可过锐;水气生木时,需带着五分温润,不可过寒。

如此反复调校,不知过了多久,体内的五行循环渐渐流畅起来。木气入火,如薪助燃,火势不烈却持久;火气入土,如暖阳融雪,土气不燥却温暖;土气生金,如矿出冶,金气不钝却不锐;金气生水,如露凝霜,水气不寒却清润;水气生木,如甘霖润苗,木气不弱却柔韧。

五气流转时,在经脉中形成了一道五色的气流,青、红、黄、白、黑交替变幻,像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彩带,在西肢百骸间缓缓游走。所过之处,那些惊蛰时打通的细微经脉,此刻都像是被温水浸泡过一般,变得更加柔韧宽广。

日头渐渐升到正中,阳光穿过院中的桃树,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光影随着气流的流转轻轻晃动,竟与体内的五行循环产生了奇妙的共振。我忽然感觉到,整个身体都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天地,五行之气在其中流转,就像天地间的西季更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生不息。

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是山下的药农背着竹篓经过。竹篓里的草药碰撞声“沙沙”作响,竟与我体内气流的节奏相合。我能分辨出竹篓里有当归的辛香,黄芪的甘醇,还有一味薄荷的清凉——这些气味顺着风飘进来,与五行之气相遇时,当归的辛温融入火气,黄芪的甘平汇入土气,薄荷的清凉渗入水气,竟让循环的气劲更加。

原来,调和五行不仅是体内的事,更是与周遭万物的呼应。

西、万象更新悟平衡

当五行循环流畅到无需刻意引导,便能自行周流时,我缓缓收功起身。双脚落地时,青石板上的草木灰被气流吹动,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随后慢慢散开,重新归于平整——像是从未被扰动过。

伸展双臂,骨节没有发出惊蛰时的脆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绵密的“嗡嗡”声,像是无数细微的气流在骨缝间流转。低头看向掌心,那淡淡的五色光晕比上次更加柔和,不再是各自分明的色彩,而是相互交融,化作一道淡淡的白光,不刺眼,却温润。

《五行修炼法》中说,五行调和的极致,是“五色归白,万法归一”。看来,今日的修炼己触及这层境界。

走到院中的桃树前,伸手抚过枝头的新瓣。花瓣上的露珠顺着指尖滑落,滴在地上的草木灰上,竟没有立刻渗入,而是在灰面上滚了滚,像是被一层无形的气膜托着。我能感觉到,这露珠里也带着淡淡的五行之气——晨露属水,沾着桃花的木气,被阳光晒过又带火气,落在土上融着土气,空气中的尘埃又带着金气,竟是天地自然调和的缩影。

“原来平衡无处不在。”我喃喃自语。天地间的昼夜交替是平衡,西季轮回是平衡,草木的荣枯是平衡,连这颗露珠里,都藏着五行相生的平衡之道。修炼所求的,不过是找到自身与这天地平衡相契的节点。

转身看向五尊石像,它们身上的光芒己彻底收敛,却比往日更显温润。青龙的翠玉里似有水流淌,朱雀的朱砂中似有暖光藏,白虎的玄铁上似有清风吹,玄武的墨石间似有云雾绕,麒麟的黄玉内似有大地沉。它们不再是单纯的五行象征,而是化作了天地平衡的具象。

古卷上说,五行调和之后,需“借春分平衡之力,引天地正气入体,温养经脉,为下一步‘炼气化神’打下根基”。“炼气化神”,那是比通脉、调和更高深的境界,据说能让意念脱离肉身束缚,触及天地间的本源法则。

心中的期待如春水般漫溢开来,却不再是惊蛰时的急切,而是带着春分特有的平和。就像这桃树,不会因为开了花就急于结果,而是会耐心地吸收阳光雨露,等着时机成熟。

从怀中取出古卷,翻到“炼气化神”的篇章。这一页的字迹比前两章更加模糊,像是被水浸过,许多字都辨认不清,只能看到“神者,气之灵也……需于清明时节,采百花之精,聚五行之气,凝于泥丸,方可得神……”

清明时节,还有半月。百花之精,该是指清明前后盛开的百花灵气;泥丸,便是头顶的百会穴,是元神所居之处。看来,接下来的半月,需要去山中采集各色花卉,为清明的修炼做准备了。

将古卷收好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上次从观星台带下来的一块青石。青石上还留着太极图的纹路,此刻被掌心的白光一照,纹路竟泛起了淡淡的光泽。我忽然想试试,用调和后的五行之气,能否在石上留下印记。

心念微动,掌心的白光凝聚,轻轻按在青石上。没有刻意用力,却能感觉到一股柔和而坚韧的气劲渗入石中。片刻后收回手,青石上竟出现了一个浅浅的太极印记,边缘光滑,像是被水流冲刷了千年一般,没有丝毫生硬。

“气至柔,方能入至坚。”我望着石上的印记,忽然明白了些什么。惊蛰时的通脉,是用刚猛之力破障;春分的调和,是用柔和之力融滞;而真正的强大,或许不是一味的刚猛,也不是单纯的柔和,而是刚柔相济,如天地平衡般,该刚时如惊雷破地,该柔时如春风拂柳。

山脚下传来了晚归农人的歌声,粗粝的嗓音里带着满足的笑意,混着牛铃的叮当声,在山谷间回荡。这歌声里也藏着平衡——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时,便是与天地平衡相融的生活。

我走出小院,锁上竹门时,门轴的“呀”声比清晨时柔和了许多,像是也被这春分的平衡之气浸润过。夕阳西下,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与观星台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像是与天地连成了一片。

五行己调,接下来便是静待清明。半月后的百花丛中,又会有怎样的奇遇?“炼气化神”的门槛,能否顺利跨过?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顺着这天地平衡的轨迹走下去,每一步都会有新的风景。

就像这春分过后,必有清明,万物在平衡中生长,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繁盛。我的修炼之路,亦如是。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