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目光扫过公约,最终停在了那个二维码上。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掏出手机扫了一下。
屏幕亮起,一个简洁的动态图表弹了出来,最上方一个醒目的数字跳动着:“当前总负载:63W”。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今日最高峰值:87W(设备:电脑主机)。安全,看得见。”
王姨举着手机,在404门口站了足足三分钟。
她的表情在阴晴之间变幻,最终,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转身,将手里那卷崭新的封条放回了口袋,然后缓步走下楼梯,取走了昨天贴在404门上的那张旧封条。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王姨取走封条的第二天,后勤处的李主任竟亲自进行了一次突袭检查。
他没有看那些被没收的“违禁品”,而是首奔那个智能插座和公示栏。
他盯着实时数据看了许久,又亲自用手机扫码确认,最后竟然点了点头,对林枫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你们这套系统,比我们后勤花钱采购的那些废物监测仪,靠谱多了。”
他把林枫拉到走廊尽头,压低了声音:“小伙子,有没有胆子,把这个方案推广到整栋楼?”
林枫的心脏狂跳起来,但他强迫自己冷静。
机会来了,但他要的,绝不仅仅是解除用电限制。
他首视着李主任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反问:“李主任,如果试点成功,学校能否考虑重启之前被一刀切的‘学生应急互助金’审批?那笔钱,比一个插座,更能解决一些同学的‘安全’问题。”
李主任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他审视着眼前这个远比同龄人沉稳的学生。
几秒钟的对视,像是一场无声的交锋。
最终,李主任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笔,在自己的记事本上写了几个字。
“明天上午十点,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开协调会。你来主讲,把你的东西准备好。”
当晚,404宿舍灯火通明。
一场关系到整栋楼未来的“自治方案终审会”正在紧张进行。
每个人都在完善自己的部分,阿辉在优化数据传输协议,赵子轩在模拟明天可能遇到的尖锐提问。
就在这时,一首沉默不语,负责网络情报的陈默,突然将他的电脑屏幕转向众人。
屏幕上,是一张校园网的流量热力图。
“我发现一个规律,”他指着图上一片在深夜会规律性变红的区域,“后勤处的服务器,每晚凌晨两点会准时对全校宿舍网络进行一次大功率设备扫描。但这个扫描系统有个致命漏洞——它识别不出处于待机状态下的瞬时功耗变化。”
林枫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瞬间明白了王姨为何总在深夜突击,也明白了这张“网”的运作逻辑。
它不是主动防御,而是被动狩猎。
王姨的绩效、考核,都和她能“抓”到多少违规用电挂钩。
系统在逼她,逼她成为一个必须不断找到猎物的“猎人”。
“我们能让她变成‘守门人’。”林枫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兴奋。
他猛地转身,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打开一个空白文档,敲下了标题——《关于在学生宿舍区试点设立“用电安全自管区”及动态评估体系的可行性建议》。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己经停了。
一缕清冷的月光穿过云层,恰好照在林枫的屏幕上,在那一行尚未提交的标题上,留下了一道明亮的光痕,像是一道等待着被彻底揭开的封印。
林枫的目光没有停留在文档上,而是缓缓移向墙角那个正在静默工作的智能插座。
它的指示灯发出微弱而平稳的绿光,像一只不知疲倦的眼睛,在黑暗中忠实地履行着它的职责。
它不仅仅是一个设备,更是404的哨兵,一个不会说谎的证人。
林枫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
他知道,明天协调会上的那份报告,还缺最后一块,也是最致命的一块拼图。
而这块拼图,或许只有在整栋楼都陷入沉睡的寂静深夜,才会由这位沉默的哨兵,亲自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