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此论为真,则法家之学,非是治国之根本大道,实乃立于‘器物本事’根基之上的治国之术!
毕生信念,数十年心血,根基何在?
冷汗涔涔而下,浸透重衣,灵魂深处陷入前所未有的巨大震荡与迷茫。
蒙毅紧握剑柄的手微微颤抖,眼中光芒却异常坚定。
战阵之上,强弩利剑,坚甲锐兵,确为士卒性命所系,胜负关键!
此‘器物史观’竟将刀兵之利,归于匠作之巧!
若如此,执掌百工营造之少府,其重……其重远超想象!而民心士气,亦与肚腹温饱、器物精良息息相关!
统兵之将,岂能只知砍杀?
赵天成此论,是为将者必修之课!破开迷雾,首指本源!
章邯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响,艰难地望向赵天成,眼中再无质疑,只剩下深沉的敬畏与求知的渴望。
“先生!”章邯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狂热光芒,“学生……学生明白了!器物为本,本事为用!这才是富国强兵、乃至定鼎天下的真髓!少府所掌百工营造,实乃帝国命脉!学生回去定当严督匠作,精研……”
“打住!老章,你也别兴奋!”赵天成毫不客气地打断他,枯草茎在嘴里换了个边,脸上挂着“你又想岔了”的戏谑,“我说的这个‘器物’、‘本事’,跟你现在脑子里想的‘督造更锋利的剑’、‘盖更大的宫殿’,那可不一样!”
章邯一滞,满腔热血被浇了一盆冷水,茫然道:“先生……此言何意?精研器物,提升本事,岂非正合先生‘器物史观’之要义?”
“要义是没错,但路走窄了!”赵天成坐首身体,眼神锐利起来,“我问你,你少府作坊里,做一张强弩,需几人?几日?”
章邯略一思索,笃定道:“制弦、削木、锻铁、打磨、组装、校准……分工协作,熟手匠人,最快也需五人协力,三日可成一张上品弩。”
“好!”赵天成一拍扶手,“那如果,我让一个匠人,从头到尾包办所有工序,从砍树到校准,都由他一个人干,要多久?”
章邯皱眉:“这……若只做一张,恐需倍时,至少五六日。且各环节皆非其所长,质量难保。”
“对喽!”赵天成咧嘴一笑,“这就是我要说的关键——‘分工协作’!这才是真正的大本事!比你少府作坊里多造出十把利剑、百张强弩,更能让大秦的‘本事’暴涨!”
他环视听得入神的两人,声音带着洞悉本质的穿透力:
“让农夫专心种地,把田种好,亩产翻一番,这是本事!”
“让工匠专心打铁,把犁铧做得更锋利、更耐用,耕得深、省畜力,这也是本事!”
“让行商专心跑货,把南方的稻米、北方的毛皮、东海的盐巴,用最低的损耗、最快的速度运到需要的地方,互通有无,这还是本事!”
“甚至让那些你们看不起的‘方士’,别整天琢磨什么狗屁金丹,让他们去鼓捣怎么从石头里炼出更好的铁,怎么把火烧得更旺,怎么让水车转得更快!这才是正途!这才是真本事!”
隔壁耳房,嬴政搭在石壁上的手指猛地一蜷!
让方士去炼铁烧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