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秦 扶苏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此论精辟(第2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此论精辟(第2页)

“商贾之流,眼里盯着的是货物流通,金银往来。他们觉得,历史就是一部做买卖的历史。王朝为啥兴?因为商路通畅,货殖丰盈,朝廷收税也知道个轻重缓急,留点活路给大家赚钱。为啥亡?要么是朝廷横征暴敛,把人当肥猪宰,要么是地方豪强设卡抽税,把商路堵死,要么是战乱不休,买卖做不成。总之,钱袋子空了,流通的血脉断了,这天下也就离乱不远了。”

“你们大秦现在搞的那套‘重本抑末’,在商贾眼里,就是自断臂膀。把商路掐死,把匠人踩在底层,看似保住了种地的‘本’,可钱帛不流通,货物不交换,朝廷的税收从哪里来?光靠地里那点粮食?够填骊山陵和阿房宫的窟窿吗?六国故地那些繁华市集被你们整垮了多少?多少商贾带着钱帛手艺跑到了百越、匈奴那边?这都是在给你们未来的敌人送钱送粮送刀枪!”

章邯身为少府卿,执掌百工营造与部分官营贸易,对商贾之利并非全无了解。

他想起各地郡守奏报中提及的市井萧条、商税难征,想起陛下为筹措营造款项的焦灼。

李斯内心翻涌如沸水:“利出一孔”乃强国之基,抑商为保耕战!

然此赵天成所言商路断绝、税源枯竭、人才外流资敌……亦非虚言!

矛盾!

尖锐的矛盾!

法家‘富国’之术,是否正在扼杀‘富国’之源?

此念一生,冷汗涔涔。

嬴政眼神冰冷锐利。

百越匈奴……商贾资敌?

此患不可不防!然筑陵修宫,耗费巨万……若商路不畅,税源枯竭,岂非竭泽而渔?

赵天成此论,刺中帝国财政之痼疾!

赵天成似乎说累了,靠在椅背上歇了口气。牢房里只剩下粗重压抑的呼吸声。

他刚才那番话,如同西把形态各异的铁锤,将扶苏、章邯乃至隔壁听众脑中固有的、由君王将相和礼法权谋构筑的历史认知,砸得粉碎,同时也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新的、更为复杂的思考种子。

“还有吗?”扶苏的声音干涩嘶哑,带着一种近乎自虐般的渴求。他感觉自己的世界正在崩塌,却又在废墟中窥见新的、难以理解的基石。

“最后一种,”赵天成的声音带着一丝奇异的力量。

“我管它叫‘器物史观’。这看法,最不起眼,可能也最难懂。”

“它看历史,不看君王将相,不看道德权谋,甚至不太看重一时的土地人口争夺。它看的是人手里用的东西——工具、器物、技术。看人是用石头砸骨头,还是用青铜铸刀剑,还是用更坚硬的铁打造农具和兵刃。看人是怎么种地的,是刀耕火种,还是用上了铁犁牛耕。看人是怎么做东西的,是手搓慢磨,还是有了水排鼓风,能炼出更好的铁。看人是怎么传递消息的,是骑马跑断腿,还是……”

他顿住了,似乎觉得后面的话太超前,摇了摇头。

“总之,按这看法,真正推动历史车轮往前滚的,是这些不起眼的‘器物’和‘本事’。比如,要是没有铁犁牛耕,关中那片地能养活那么多人口,支撑得起你们大秦连年征战?没有标准化的青铜弩机箭镞,秦军的箭阵能有那么大的威力?没有商鞅那套带来的管理效率,你们能管得了这么大的地盘?”

章邯脑中轰鸣如惊雷。

此皆少府职司!

器物之用,竟关乎国运至此?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