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父子俩便出来了。
一米八多的憨娃背着竹篓,肩扛工具,身形颇为魁梧。
“啊啊”
憨娃一见到林富贵便连忙打招呼。
发烧除了可能烧坏脑子,还有可能致使聋哑。
不过这憨娃运气不错,耳朵没问题。
估计就跟脑血栓一般,哪处说话神经受损了。
“行了,大晚上就别啊了啊,再吓到邻居。”
在村子里装大辈,是他这几年里几乎唯一的乐趣。
不过这傻子除外,跟谁打招呼都是啊啊的,他可没兴趣听。
“富余哥,今晚不用留门。我们要是回来得早,我带憨娃去我那儿挤一挤。”
林富贵打了声招呼,便带着憨娃去接二蛋和三娃子。
若没有家中长辈应允,这俩小子要么根本出不来,要么回去就得挨顿竹竿炒肉。
山里人教训孩子,那可真是往“死”里打,秉持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
不过有林富贵出面,这俩小子倒是顺遂地被接了出来。
虚岁十五的林富贵,在村里己然被视作大人,何况他还有一手弹弓绝技。
跟在他屁股后头“混”的孩子们,多少都能跟着尝点“肉味”,孩子们的家长也都乐见其成。
在这个建国未久、百业待兴的年代,城里全力搞生产、抓建设,而吃喝用度就得靠大后方的农民们辛勤耕耘。
所以除了公粮,各种摊派任务也不少。
一年到头辛苦种出的粮食,交完公粮后,剩下的也就勉强能让人饿不死。
有些敏感内容不便多言,总之大家心里都明白。
若不是背靠大山,林富贵拼命从山里寻些“资源”,这几年怕是难熬得很!
至于肉食,村里人每个月能见到点荤腥就不错。
并非谁都有林富贵打弹弓的本事,能天天打到鸟。
用枪打猎的话,土枪和子弹的成本估计比鸟都高,子弹打鸟身上还容易干个稀碎。
当然,也有些人会通过陷阱、网捕等方式捕获猎物,但得用粮食当诱饵,还耗时费力,实在不划算。
“二蛋,三娃,把你俩拿的铁锹给我。
你俩去我家喊我弟弟,我跟憨娃拿着东西绕近道,在村东口上山那条路的半山上等你们。”
家里的鸡肉肯定没吃完,自己若回去,少不了被母亲拉进屋推来让去。
所以他打算路过家门而不入,绕道而行。
“富贵叔,那你俩在半山那棵大榕树附近的路上等我们,我们马上就到。”
二蛋大名林顺超,在村里同龄孩子中算是领头的,鬼点子也多,临走前还特意叮嘱了一句:
“你俩千万要等我们啊!”
林富贵从他手里接过铁锹,顺手在他屁股上轻踢一脚,笑骂道:“少废话,赶紧去。”
三娃子性子怯弱,在林富贵面前有些拘谨,默默将铁锹递给林富贵,便追着二蛋跑了。
林富贵带着憨娃从村子中间的小路穿过,绕上羊肠小道开始登山。
到了约定地点,他卸下背篓,拿出林富余给的红薯,又将空间里的红薯放进竹笸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