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科长沉吟不语,林富贵知道对方又在打压价的主意。
他干脆主动出击:“李科长,这批货我保证新鲜。那些死掉的黄鳝,要是不新鲜这次拿来的东西我全白送!”
然后又压低声音,说:“不瞒您说,我在深山里还养着一批,您要是看得上,往后我还往这儿送。”
这话说得颇有技巧,用“长期供货”吊着对方的胃口。
作为采购科长,李科长对物资紧缺的敏感度远超常人,而这个问题短期内根本无法解决。
林富贵笃定,这个饵对方一定会咬。
果然,李科长抬头打量了他几眼,隔空点了点他,脸上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你小子。。。”
他深吸一口烟,“说说看,后面能供多少?”
“至少百斤起步,保证条条鲜活。”林富贵答得干脆。
李科长吐着烟圈,突然抛出一个诱饵:“要是连下次的一起算,我给你个临时工名额怎么样?”
在这个年代,工作名额可是最金贵的稀缺资源。
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和没着落的城里人来说,简首就是改变命运的敲门砖。
不过这些工作对厂领导而言,不过是签个字的事儿。
至于临时工名额,他李科长这个采购科一把手就能拍板。
李科长靠在椅背上,手指有节奏地敲着桌面,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他笃定这个乡下小子肯定会感恩戴德地接下这个恩赐。
“我要个正式工名额。”林富贵不紧不慢地开口。
李科长差点被烟呛着,气笑道:“你小子还真敢开口!”
正式工名额连他自己都搞不定,非得厂长书记签字不可。
林富贵不急不躁:“李大爷,几个月前我拜了个打猎的师父。往后除了这些山货,说不定还能弄到些大家伙。”
顿了顿,他意味深长地轻笑道:“现在的政策风向,您比我清楚。以后领导们的餐桌上能不能见着荤腥,可全指着您了。”
可惜这饵没钓着鱼。
李科长反将一军:“等你学成出师,少说也得一两年吧?”
“我枪法己经练得不错了。”林富贵自信地挺首腰板,再次抛出一只钓饵笑道:
“上个月去省城,给朋友带的半扇野猪就是我亲手打的。
再说了,不还有我师父在嘛。”
其实他心里清楚,工作名额的事,等明年物资更紧张时更好办。
但既然机会送上门,他也不想错过。
虽然县城的工作他自己看不上眼,但这些年家里为他看病欠下的人情,总是得一点点还的。
“那另外半扇呢?”李科长眼睛一亮,身子不自觉地往前倾。
林富贵耸耸肩,咧嘴一笑:“抱歉,跟我师父补身子吃了。”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听见李科长的手指在桌面上“笃笃“地敲着。
没过多久,他猛地站起身:“你在这儿等着。”
说完就风风火火地出了门。
约莫一刻钟的功夫,李科长满面红光地回来了,进门就问:
“东西现在在哪儿?”
林富贵眼底闪过一丝精光——这事,成了。
林富贵起身笑道:“东西都放在朋友家,我这就去取。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