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燕云是谁 > 第119章 李筠对刘词 刘词你现在也和赵匡胤联络不能让赵匡胤(第1页)

第119章 李筠对刘词 刘词你现在也和赵匡胤联络不能让赵匡胤(第1页)

李筠对刘词:刘词,你现在也和赵匡胤联络

许州刺史府的议事厅里,炭火燃得正旺,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凝重。李筠解下沾着雪沫的黑甲,随手递给侍从,目光落在厅中悬挂的后周疆域图上,手指重重按在“许州”与“潞州”的位置,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刘词端着刚温好的酒,走到他身边,将酒杯递过去:“李兄,刚袭了邢州粮道,又冒雪赶来许州,先喝口酒暖暖身子。”他看着李筠眼底的红血丝,心里清楚,这位潞州节度使看似胜了一场,实则背负着千斤重担——两人明面上举了反宋大旗,手底下却拢着近百万“兵马”,可这数字水分极大,一多半是原本驻扎在两州的宋军,不过是暂时被局势裹挟,并未真心归顺。

李筠接过酒杯,却没有喝,反而将酒泼在地上,酒液溅起的火星让炭盆噼啪作响。“暖什么身子?再暖,也暖不了这两州城里的险局!”他转身看向刘词,声音压得极低,“刘兄,你我都清楚,这百万之数是虚的。许州城里,宋军占了六成,潞州那边更甚,七成守军都是赵匡胤的旧部。他们现在没反,不过是没摸清咱们的底细,也没接到赵匡胤的命令。一旦让他们知道你我真反了,用不了半日,刺史府就得被围得水泄不通!”

刘词握着酒杯的手顿了顿,指尖泛凉。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自许州举旗那日起,他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夜里总能听见军营方向传来的甲胄碰撞声,生怕下一刻,那些宋军就会提着刀闯进来。“那李兄的意思是……”

“你现在就和赵匡胤联络。”李筠的话像一块冰,砸在刘词心头。他不等刘词反驳,继续说道,“就说许州一切安好,前些日子的‘匪患’己经平定,你还在按他的命令操练兵马,随时能调去汴梁‘护驾’。信里多提几句对他的‘忠心’,把姿态放低些,不能让他看出半点破绽。”

“我为何要这么做?”刘词猛地攥紧酒杯,酒液顺着指缝溢出,“我刘词是郭威陛下提拔的人,当年他赐我佩刀时说‘守好许州,就是守好后周的根’,我如今反了赵匡胤,就是要护这根,怎么能再去给他低头?”

“为了活下去,为了后周能有翻身的机会!”李筠上前一步,抓住刘词的胳膊,眼神里满是急切,“我的部队己经悄悄围在汴梁外围,可那是虚张声势,真要打起来,根本抵不住赵匡胤的主力。而许州、潞州这两州的宋军,咱们根本调动不了,他们就是埋在咱们身边的火药桶,随时会炸!”

他松开手,后退半步,声音沉了下去:“我己经做了两路打算。第一路,就是你继续和赵匡胤联络,稳住他,让他以为许州还是他的地盘,暂时不对咱们动手。第二路,我要铤而走险,亲自去汴梁外围探查虚实,看看能不能找到他的破绽。”

刘词的心猛地一沉:“你要去汴梁?那太危险了,赵匡胤的眼线遍布中原,你一旦暴露……”

“暴露了也无妨。”李筠打断他,语气里带着一丝决绝,“我若被赵匡胤的军队下套,抓了或是杀了,你就把我供出来。就说我李筠是孤注一掷,瞒着你举了反旗,你一首被蒙在鼓里,首到最后才发现。你是郭威先祖陛下的老将,跟着后周走了这么多年,赵匡胤就算不信,也不会对你太过纠缠——他还要用你安抚其他后周旧臣,不会轻易动你。”

“你说什么胡话!”刘词猛地拍案,酒杯落在地上摔得粉碎,“李大人,你这话说得太见外了!我刘词虽然老了,可骨头还硬着!赵匡胤这几个月对我怎么样,你也知道——他明着让我守许州,暗地里却派了不少眼线盯着我,粮草、军械也处处克扣,我早就恨透了他,怎么可能再为他卖命?”

他走到李筠面前,胸膛微微起伏,眼神却异常坚定:“自你派王仲先来许州送信,我烧了赵匡胤的书信,打开粮仓送粮去潼关那日起,我刘词就和你绑在一根绳子上了!你以为我举旗反宋,是一时冲动?我是想了又想,郭威陛下的恩、后周的情,我不能忘,也不敢忘!就算前面是火海,我刘词也会跟着你一起跳,绝不会让你一个人去拼命!”

李筠看着刘词激动的模样,眼眶微微发热。他原本以为,刘词会为了自保答应这个提议,却没想到这位老将如此决绝。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好样的!既然你也这么想,那咱们现在就反了,不再遮遮掩掩!”

“反是对的,可怎么反?”刘词冷静下来,眉头皱起,“两州的宋军还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咱们手里的嫡系部队加起来也不过五万,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而且赵匡胤一旦知道咱们真反了,肯定会派大军来剿,到时候腹背受敌,咱们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李筠走到疆域图前,手指在“许州”旁边的“陈州”一点:“陈州守将是王审琦,他是后周旧部,当年和我一起跟着郭威陛下打仗,对赵匡胤篡权也心怀不满,只是不敢明说。我之前己经派人给他送了信,隐晦提了反宋的想法,他虽然没明确答应,却也没拒绝——这就是咱们的机会。”

“你的意思是,联合王审琦?”刘词眼睛一亮。

“没错。”李筠点头,“只要王审琦肯站在咱们这边,陈州的兵马就能和咱们的人汇合,到时候咱们手里有了十万左右的嫡系部队,再想办法策反两州里那些对赵匡胤不满的宋军,就能和他拼一拼。”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策反宋军不能急,得慢慢来。咱们可以先从粮草入手——两州的宋军虽然听赵匡胤的,但他们也是人,要吃饭、要穿衣。咱们可以借着‘安抚军心’的名义,给他们送些粮草、棉衣,让他们知道,跟着咱们,比跟着赵匡胤有好处。同时,你继续和赵匡胤联络,给他画饼,说许州的宋军‘忠心耿耿’,可以随时调去支援汴梁,让他放松警惕。”

刘词摸着下巴,思索片刻:“这个办法可行。不过,咱们得有个响亮的口号,才能凝聚人心,不管是咱们的嫡系部队,还是那些可能被策反的宋军,都需要一个理由跟着咱们拼命。”

李筠眼睛一亮:“你说得对,口号很重要。咱们举的是后周的旗,那口号就得围绕‘复周’来。我想想……‘复后周,诛赵贼,还天下太平’怎么样?”

“‘还天下太平’有点空。”刘词摇头,“那些士兵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家人、田地,不如改成‘复后周,诛赵贼,保家护田’。这样一来,他们就知道,跟着咱们反宋,不只是为了后周,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自己的田。”

李筠拍了下手:“好!就用‘复后周,诛赵贼,保家护田’!咱们明天就把这口号贴遍许州、潞州的大街小巷,再让将领们在军营里宣讲——赵匡胤篡夺后周江山,害得百姓流离失所,咱们反他,就是要把他赶下台,让柴氏陛下重掌江山,让大家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守着自己的家和田地。”

他走到门口,推开一条缝,看着外面渐渐小了的风雪,声音里满是期待:“只要人心齐了,就算两州的宋军有一多半是赵匡胤的人,咱们也能把他们拉过来。到时候,许州、潞州、陈州连成一片,再加上潼关的太后和幼帝,咱们就能和赵匡胤真正抗衡,说不定真能夺回汴梁,让后周的旗重新插在中原的土地上!”

刘词走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远方,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好!那就按你说的办!明天我就给赵匡胤写‘忠心信’,你去安排贴口号、送粮草的事。咱们一步步来,就算前面再难,也得走下去——为了郭威陛下,为了后周,也为了这天下的百姓!”

议事厅里的炭火依旧噼啪作响,却不再是之前的凝重,反而多了几分暖意。窗外的雪渐渐停了,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下来,落在刺史府的匾额上,仿佛也在为这两位后周旧臣的决心,添了一丝希望。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