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燕云是谁 > 第100章 柴宗训无奈暗中中断8千人的部队由自己调遣娘你放心(第2页)

第100章 柴宗训无奈暗中中断8千人的部队由自己调遣娘你放心(第2页)

柴宗训松了口气,他把虎符递给张校尉:“调兵的虎符在这,你拿着它去安排,就说是我的命令。另外,要是有弟兄愿意跟着我和娘,也不用勉强,咱们找个安静的地方住着,再也不打仗了。”

张校尉接过虎符,眼眶有些发红:“殿下放心,末将一定安排好!”

走出帐外时,营地里己经热闹起来。士兵们听说能回家,都在欢呼,有的甚至激动得哭了。那个十五岁的小兵看到柴宗训,跑过来给了他一个热乎乎的红薯:“殿下,您吃!我娘说,吃了热红薯,冬天就不冷了。”

柴宗训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暖意从喉咙一首传到心里。他看着营地里的篝火,看着那些笑着、闹着的士兵,忽然觉得,比起夺回江山,让这些人能平安回家,或许才是更重要的事。

回到破庙时,符太后还靠在墙角,却没睡着。看到柴宗训回来,她抬头问:“你去邙山坳了?是不是把兵都遣散了?”

柴宗训在娘身边坐下,把剩下的红薯递给她:“娘,我让愿意回家的弟兄先回去了,还给他们发了路费。还有些愿意跟着咱们的,大概有两百多人,咱们可以带着他们,去乡下找个地方住着,再也不打仗了。”

符太后接过红薯,却没吃,她看着柴宗训,忽然笑了,眼里却含着泪:“宗训,娘以前总想着报仇,想着复国,却忘了最该保的,是你,是这些愿意跟着咱们的人。是娘错了。”

柴宗训靠在娘的肩膀上,轻声说:“娘没错,只是咱们现在,得先好好活着。等我长大了,说不定就能找到让大家都安稳过日子的办法。”

符太后摸了摸柴宗训的头,把红薯递给他:“你吃吧,娘不饿。明天咱们就带着那两百多人,找个没人认识咱们的地方,好好过日子。”

第二天一早,雪停了。柴宗训和符太后带着两百多名愿意留下的士兵,离开了破庙。张校尉带着其他弟兄,拿着柴宗训给的路费,各自回了家乡。走的时候,那个十五岁的小兵还跑过来,给了柴宗训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他娘做的咸菜:“殿下,您拿着,路上吃。要是以后您去我们家乡,我娘一定给您做最好吃的面条。”

柴宗训把布包揣在怀里,看着小兵跑远的背影,忽然觉得,虽然后周的江山没了,但只要他们还活着,只要这些人能平安回家,就还有希望。

他们沿着洛水走,一路上,没人再提复国,也没人再提赵匡胤。士兵们有的帮着村民种地,有的帮着修补房屋,柴宗训则跟着符太后,学着认野菜,学着怎么跟村民们打交道。有村民问起他们的来历,符太后就说,他们是从汴梁来的商人,路上遇到劫匪,才流落至此。

日子一天天过去,柴宗训渐渐忘了自己是曾经的后周幼主,只记得自己是娘的儿子,是那些士兵的小殿下。他不再想着怎么调兵遣将,而是想着怎么帮娘挑水,怎么跟村民的孩子一起挖红薯。

有时候,他会想起洛阳宫的武德殿,想起那些跟着娘开会的日子,想起李将军塞给他的虎符。但他不后悔——他用自己的方式,保住了那八千弟兄,保住了娘,也保住了后周最后的温暖。

夕阳下,柴宗训牵着符太后的手,走在田埂上。远处,村民们的笑声和孩子们的打闹声混在一起,风吹过麦田,泛起金色的波浪。符太后看着眼前的景象,轻声说:“宗训,这样的日子,也挺好的。”

柴宗训点点头,把娘的手攥得更紧了:“娘,以后咱们都会好好的。”

远处的汴梁城,赵匡胤正在大庆殿里看着奏折,赵普走进来禀报:“陛下,探子来报,符太后和柴宗训带着两百多人,在洛水附近的乡下住了下来,没再跟任何反贼联络。”

赵匡胤放下奏折,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没联络就好。传令下去,以后不许再去打扰他们,让他们好好过日子吧。”

赵普躬身应道:“臣遵旨。”

窗外,大宋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新的王朝正在崛起。而洛水岸边的小村里,柴宗训正帮着娘晾晒野菜,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平静。曾经的恩怨情仇,曾经的复国大业,都在这日复一日的安稳里,渐渐淡成了过往。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