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燕云是谁 > 第86章 符太后问柴宗训 训儿你昨天在汴梁握着我的手答应的问(第1页)

第86章 符太后问柴宗训 训儿你昨天在汴梁握着我的手答应的问(第1页)

御座问诺

偏殿的食案上,青瓷碗里的粟米粥还冒着热气,蒸腾的白雾模糊了窗棂上未化的雪痕。符太后刚坐下,便见柴宗训捧着布偶,小口啜着粥,目光却时不时往她脸上瞟,像是有话想说,又碍于内侍在侧,迟迟未开口。

待内侍撤下食案,殿内只剩母子二人时,符太后才拿起帕子,轻轻擦去柴宗训嘴角的粥渍,声音温和却带着几分郑重:“训儿,你昨天在汴梁握着我的手答应的问题,如今到了洛阳,可还记得?”

柴宗训握着布偶的手猛地一紧,布偶的衣角被他攥得发皱。他抬起头,眼底的天真褪去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与年龄不符的认真:“娘,我记得。”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却字字清晰,“我答应您,会学着不再哭闹,会听郭大人和袁将军的话,会好好学读兵书,将来……将来帮您守住后周的江山。”

符太后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又酸又暖。她记得昨日离开汴梁时,城门口风雪正急,柴宗训攥着她的手,哭得几乎喘不过气,反复说着“娘,我怕”。那时她蹲下身,在他耳边轻声问:“训儿,你敢不敢答应娘,从今往后,做个能扛事的小皇帝?”如今这孩子,竟将这句话记得如此清楚。

她伸手将柴宗训拉到身边,让他坐在自己膝上,指尖轻轻拂过他额前的碎发:“那你告诉娘,如今在洛阳,你学读兵书时,若有不懂的地方,会怎么办?”

“我会问郭大人。”柴宗训立刻回答,随即又补充道,“郭大人说,兵书里的道理,不仅要读懂字,还要懂人心——就像娘说的,赵匡胤不敢动延寿女,是因为怕辽国出兵,这就是懂人心。”

符太后忍不住笑了,伸手刮了刮他的鼻尖:“倒是记得清楚。那若将来遇到有人劝你放弃,说后周的江山守不住了,你会怎么办?”

柴宗训的小脸瞬间绷紧,握着布偶的手用力到指节发白:“我不放弃!”他看着符太后的眼睛,眼神里满是执拗,“娘说过,延寿女还在汴梁等我们,姨母还在汴梁撑着,还有陕州的袁将军、洛阳的百姓,他们都在帮我们,我怎么能放弃?”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什么,从符太后膝上滑下来,快步跑到书架前,踮着脚抽出一本泛黄的兵书,又跑回来递到符太后面前:“娘,你看,这是郭大人给我的《孙子兵法》,我昨天己经背会了‘兵者,国之大事’这一句。”他仰着小脸,带着几分邀功的期待,“我还问郭大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说,打仗是国家的大事,不能随便决定,要为百姓着想——就像娘不让我冲动回汴梁,是怕伤了百姓,对不对?”

符太后接过兵书,指尖抚过书页上的字迹,眼眶微微发热。她没想到,短短几日,这孩子竟真的长大了许多。她将兵书放在案几上,重新将柴宗训搂进怀里,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对,训儿说得没错。娘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百姓,为了让你将来能做个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皇帝。”

柴宗训靠在符太后的怀里,听着她沉稳的心跳声,突然说道:“娘,我昨天夜里梦到延寿女了。”他的声音软了下来,带着几分孩童的委屈,“我梦到她在汴梁的公主府里,一个人对着窗户看雪,手里还拿着我送她的小木剑。我想喊她,却怎么也喊不出声音。”

符太后轻轻拍着他的背,像是在安抚一只受了惊的小兽:“那是梦,不是真的。娘己经派了人保护她,还会给她送棉衣和粮草,她不会孤单的。”她顿了顿,又说道,“等我们整合好兵马,就立刻回汴梁接她,到时候你再把小木剑亲手交给她,好不好?”

柴宗训重重地点头,小手紧紧抱住符太后的脖子:“好!娘,我们一定要快点,我怕……我怕赵匡胤会欺负她。”

“不会的。”符太后的声音坚定,“有辽国在,有你姨母在,还有那些忠心于后周的旧部在,赵匡胤不敢。”她轻轻推开柴宗训,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训儿,你要记住,无论将来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慌,不能怕。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娘会一首在你身边,还有很多人会陪着你。”

柴宗训用力点头,眼底的不安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光芒。他伸手拿起案几上的兵书,抱在怀里:“娘,我现在就去学兵书,我要快点长大,帮你一起守江山。”

符太后看着他小小的身影走向书架,心里既欣慰又酸楚。她知道,让一个年幼的孩子背负这么多,太过残忍,可她没有选择。后周的江山,百姓的安危,都压在她和柴宗训的肩上,容不得他们有半分退缩。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内侍的声音:“太后,郭大人求见,说有关于洛阳防务的要事禀报。”

符太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的情绪,起身走到门口:“让郭大人去议事厅等着,我这就过去。”

她回头看了一眼正在认真翻看兵书的柴宗训,嘴角微微上扬。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只要这孩子还在,只要他们母子同心,就一定能守住后周的希望。她整理了一下披风,快步走向议事厅——新的挑战,己经开始了。

我可以帮你梳理本章中符太后与柴宗训的核心对话逻辑,或者根据后续剧情走向,提前构思下一章中“防务要事”的具体内容,你需要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