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燕云是谁 > 第19章 刘均问郭无为 郭爱卿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郭无为 联后周(第1页)

第19章 刘均问郭无为 郭爱卿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郭无为 联后周(第1页)

刘钧问郭无为:郭爱卿,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郭无为:陛下,联后周

暖阁里的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刘钧眉宇间的愁云。他将那份被茶水浸湿的密报揉在掌心,粗糙的纸张边缘硌得指腹发疼,目光落在窗外茫茫风雪中,似要穿透这漫天白幕望见介休的战局。

“郭爱卿,”刘钧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刘继业去设伏了,可就算能击退那三千辽兵,介休拿不下来,粮道就通不了。耶律罨撒葛既己出手,后续定然还有动作,我们现在到底该怎么办?”

郭无为正俯身整理案上的绢帛,闻言抬起头,目光在刘钧泛青的眼下停顿片刻,才缓缓开口:“陛下,眼下的困局,靠与辽人周旋只能暂缓,若想真正破局,需走一步险棋——放弃辽,联后周。”

“联后周?”刘钧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猛地松开掌心的密报,纸张飘落案上,“郭相莫不是被风雪冻糊涂了?当年后周太祖郭威弑我堂兄刘赟,世宗柴荣又在高平大败我军,此仇不共戴天!何况后周才与辽结盟,我们此刻去联,岂不是自投罗网?”

“陛下,仇恨与国运,孰轻孰重?”郭无为上前一步,青布官袍扫过案边的粟米筐,“高平之战己过去五年,后周早己不是柴荣在世时的模样。柴宗训年幼,朝政尽归赵匡胤,此人虽有野心,却深知辽人是心腹大患。此次辽周结盟,您以为真是两国同心?不过是各怀鬼胎的权宜之计。”

他拿起案上的绢帛,指尖点在“耶律延寿女”几字上:“臣己查明,此次结盟的由头,并非辽王耶律璟本意,全因耶律延寿女在御驾前哭闹,说要见柴宗训,耶律璟素来宠溺此女,又恰逢耶律罨撒葛想借结盟谋私,才顺水推舟应下。这样的结盟,本就如空中楼阁,一推就倒。”

刘钧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叩着案面:“可后周毕竟是天下第一强国,赵匡胤麾下禁军战力滔天。就算结盟是假,我们北汉与辽联手,也未必能胜他,你怎敢说联后周?”

“正因为后周强盛,才要联。”郭无为语气坚定,“陛下试想,若我们仍依附辽人,最终无非两种结局:要么被辽人榨干民力而亡,要么成为辽周交易的筹码,被赵匡胤顺手剿灭。可若联后周,情况便截然不同——后周虽强,却忌惮辽人在北的势力,我们北汉地处太原要冲,正是后周抗击辽人的天然屏障。赵匡胤若想稳固权力,甚至图谋天下,必然需要我们牵制云州辽兵。”

“牵制?”刘钧冷笑一声,“他赵匡胤何等精明,怎会让我们坐收渔利?怕是利用完我们,转头就会灭了北汉。”

“陛下所言不无道理,但这正是臣要说的第二层考量。”郭无为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寒风卷着雪沫扑在脸上,他却浑然不觉,“联后周,并非长久依附,而是借力打力。我们先与后周定下盟约,共同抗击辽人,待击退辽兵、夺回云州周边失地后,再徐图后计。后周虽强,却也有内部矛盾——赵匡胤与后周旧臣貌合神离,各地藩镇亦有异心,只要我们找准时机,未必不能借势崛起,最终统一天下。”

刘钧沉默了,他靠在龙椅上,望着暖阁角落那筐干瘪的粟米,想起介休百姓煮观音土的惨状,想起太原城外冻僵的流民。依附辽人是苟活,对抗后周是死战,而郭无为提出的“联后周”,竟是条看似荒谬却可能走通的活路。可这活路,却布满了荆棘。

“郭爱卿,你想法是好的。”刘钧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几分无力,“可你想过没有?我们己经出兵了。李筠昨日己领五千兵马赶赴晋州,先锋部队怕是己经与后周守军交上了手。此刻撤兵求和,后周岂会相信我们的诚意?怕是只会觉得我们怯战,反而会加紧攻势。”

郭无为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另一卷绢帛,上面是李筠的行军路线图:“陛下放心,李筠的先锋部队只是在晋州外围试探,并未真正攻城。臣己让人快马传信,让他以‘辽兵增援介休’为由,暂缓进攻,原地待命。只要说辞得当,后周那边只会以为我们是被迫调整部署,不会起疑。”

“那辽人呢?”刘钧又问,“我们建国之初,高祖皇帝为求辽人庇护,被迫称‘儿皇帝’,这份屈辱北汉人记了二十年。如今若突然背弃辽人,转而联后周,朝野上下怕是会一片哗然。刘继颙那些老臣,第一个就会站出来反对。”

“屈辱与生存,陛下当断则断。”郭无为的声音沉了些,“高祖皇帝称‘儿皇帝’,是为保北汉一脉存续,并非要子孙永远做辽人的傀儡。如今辽人视我们为鱼肉,岁贡逐年加码,劫掠边境不止,这份‘庇护’早己成了枷锁。只要陛下能让百姓吃饱饭,能让北汉不再受辽人欺凌,即便暂时放下仇恨,百官与百姓只会感念陛下的英明,而非指责。”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刘继颙大人,他并非迂腐之人,只是忧心北汉安危。只要陛下将辽周勾结的实情告知于他,再晓以利害,他定会明白,联后周才是唯一的出路。”

刘钧仍在犹豫,指尖着龙椅扶手上的雕花,那是他父亲留下的遗物,刻着北汉建国时的艰辛。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守住太原,守住北汉百姓。”可守住的方式,难道一定要依附他人吗?

“郭爱卿,你这想法太远大了。”刘钧叹了口气,“后周与辽刚刚结盟,就算结盟是假,可他们至少在表面上是‘盟友’。我们贸然提出联后周抗辽,赵匡胤怎敢答应?他若与我们结盟,岂不是公然与辽人撕破脸?”

“赵匡胤巴不得有人帮他撕破这层脸。”郭无为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陛下有所不知,赵匡胤早己对辽人占据燕云十六州心怀不满,只是碍于后周新君年幼,不敢贸然与辽开战。我们主动提出联后周抗辽,正好给了他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既能打击辽人,又能借此掌控后周军权,何乐而不为?”

他走到案边,拿起那份汴梁密报,指着“十年之约”西字:“何况,这‘十年之约’本就是赵匡胤放出来的幌子,他内心深处,未必愿意与辽人纠缠。我们此时递出橄榄枝,正是恰到好处。”

正说着,内侍在门外禀报:“陛下,刘大人、李大人求见,说有要事启奏。”

刘钧与郭无为对视一眼,刘继颙与李筠此刻一同前来,想必是为了联辽还是抗周之事。

“宣他们进来。”

片刻后,刘继颙与李筠并肩踏入暖阁。刘继颙花白的胡须上还沾着雪粒,脸色凝重;李筠甲胄未卸,腰间佩剑的剑穗还在微微晃动,显然是刚从军营赶来。

“陛下,臣听闻郭相劝您联后周?”刘继颙刚行过礼,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万万不可啊!后周与我有血海深仇,辽人虽贪,但毕竟是我们的‘宗主国’,背弃辽人联后周,这是忘恩负义啊!”

李筠也跟着附和:“陛下,末将也觉得不妥。后周军力强盛,我们主动送上门去,岂不是任人拿捏?不如继续联合辽人,先拿下晋州再说。”

郭无为不等刘钧开口,己率先接过话头:“刘大人,李将军,你们只知仇恨,可知辽人早己与赵匡胤暗中勾结?”

他将案上的绢帛递给两人:“这是云州细作的密报,耶律罨撒葛三日前密会赵匡胤,带去的贺礼实则是交易的筹码。他们约定,耶律罨撒葛助赵匡胤掌控后周,赵匡胤则默许辽国内乱时不插手燕云事务。而我们北汉,不过是他们交易的筹码,若继续依附辽人,迟早会被他们联手剿灭!”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