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燕云是谁 > 第14章 符太后 对了北汉人来犯我们得做准备(第1页)

第14章 符太后 对了北汉人来犯我们得做准备(第1页)

第十西章符太后:对了,北汉人来犯,我们得做准备

显德七年十月廿三·汴梁皇宫紫宸殿

霜降刚过,殿外的梧桐叶落了满地,殿内的气氛却比深秋更添几分凝重。符太后身着深青色凤袍,端坐在帘后,指尖叩击着案上的鎏金镇纸,目光落在殿前躬身的斥候身上,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再说一遍,北汉的兵力部署如何?”

斥候头埋得更低,声音因疾驰赶路而发颤:“回太后,北汉主刘钧亲率五万大军屯兵团柏谷,副将刘继业领两千骑兵己袭扰晋州西境,劫掠了三座粮庄。更棘手的是……辽地的惕隐耶律休哥率一万骑兵屯在云州,虽未动兵,却像是在策应北汉。”

“耶律休哥……”符太后轻声重复这个名字,指尖的力道重了些。她想起耶律璟送来的“十年之约”手书,墨迹还未干透,辽地竟有部族私通北汉,是耶律璟默许,还是部族擅自妄为?帘后的身影微微前倾,“辽王那边可有动静?”

“辽上京暂无使者来,不过……”斥候顿了顿,补充道,“辽公主耶律延寿女仍在汴梁,昨日还与陛下在劝农苑查看‘和平麦’的育苗田。”

殿下文武瞬间骚动起来。枢密使魏仁浦出列道:“太后,耶律休哥乃辽地猛将,他屯兵云州绝非偶然!恐是辽王假意结盟,实则与北汉勾结,想趁我京畿兵力空虚……”

“魏大人慎言!”韩通猛地打断他,铁甲碰撞声在殿内回荡,“辽王既斩了犯边的萧挞凛,又送麦种助我试种,若真要反目,何必留公主在汴梁为人质?依末将看,定是耶律休哥与刘钧私下勾结,辽王未必知情!”

两人争执间,帘后忽然传来符太后的声音:“都静一静。”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符太后缓缓道:“韩将军所言有理,辽王若想毁约,不必如此周折。但北汉人来犯是实,耶律休哥屯兵也是实,我们不能不做准备。”

她抬手示意内侍展开舆图,指尖落在晋州的位置:“晋州守将符彦卿兵力不足三万,需即刻增援。命赵匡胤率两万禁军驰援晋州,务必守住粮道;命韩通加强京畿防卫,尤其是宫城与劝农苑的育苗田——那片‘和平麦’,不能有失。”

“臣遵旨!”韩通与刚入殿的赵匡胤齐声应道。

“另外,”符太后的目光扫过众臣,“辽公主那边,不必惊动。照常安排她与陛下的农事活动,若有异常,再做处置。”

散朝后,符太后移步御书房,见柴宗训正趴在案上描红,案角摆着那个麦秆小篮子,银铃轻轻晃动。听到脚步声,柴宗训抬头笑道:“母后!你看我描的‘和’字,比昨天好看多了!”

符太后走过去,看着宣纸上工整的楷书,指尖轻轻拂过纸面:“训儿描得极好。不过今日有件事,母后要告诉你。”

柴宗训停下笔,见她神色凝重,立刻坐首了身子:“母后,是不是北汉又来闹事了?”

“嗯,刘钧率五万大军屯在团柏谷,还勾结了辽地的耶律休哥。”符太后没有隐瞒,“母后己派赵匡胤去增援晋州,韩将军守京畿,很快就要打仗了。”

柴宗训握着笔的手紧了紧,指尖泛白:“耶律休哥?他……他是耶律延寿女的族人吗?耶律大叔知道吗?”

“现在还不清楚。”符太后蹲下身,握住他的手,“但不管辽王知不知情,我们都要做好准备。打仗不是过家家,既要能守得住城池,也要能护得住百姓,护得住我们的麦田。”

柴宗训看着母亲眼中的疲惫,忽然想起耶律延寿女昨日说“草原的冬天很冷,牧民们等着新麦种过冬”,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他沉默片刻,抬头道:“母后,我想去见耶律延寿女。”

“你想做什么?”

“我想问问她,耶律休哥是不是真的要帮北汉。”他的眼神很坚定,“如果是误会,我们不能毁了盟约;如果不是……我也想让她知道,后周不怕打仗,但更想守着和平。”

符太后望着儿子认真的侧脸,忽然笑了:“好,母后陪你去。但记住,不管听到什么,都要沉住气——你是后周的皇帝,不能让人看了笑话。”

暖阁里,耶律延寿女正对着育苗图发呆,见柴宗训和符太后进来,连忙起身行礼。她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不对,柴宗训的眉头皱着,符太后的神色也比往日严肃。

“延寿女,”符太后先开了口,语气温和却带着试探,“你可知辽地惕隐耶律休哥,如今在何处?”

耶律延寿女心里“咯噔”一下,脸色瞬间白了:“耶律休哥?他……他不是该在辽西戍边吗?”

“他在云州,屯兵一万,与北汉刘钧遥相呼应。”符太后看着她的反应,缓缓道,“如今刘钧兵临团柏谷,随时可能攻打晋州,你说,这是辽王的意思,还是他擅自妄为?”

“不可能!”耶律延寿女急忙摇头,声音发颤,“我父汗绝不会毁约!他罚萧挞凛种稻子,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和平比打仗金贵!耶律休哥定是被刘钧骗了,或是……或是想抢功劳!”

她越说越急,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柴宗训,你相信我,我父汗真的不想打仗!我这就写信回去问,让他立刻召回耶律休哥!”

柴宗训看着她焦急的模样,想起两人在麦田里的约定,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他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我相信你,也相信耶律大叔。但打仗的准备,我们还是要做——就像你父汗说的,稻穗要护,刀枪也要握。”

符太后看着两个孩子的身影,忽然开口:“延寿女,你不必急着写信。明日母后会派使者去辽上京,问清缘由。在此之前,你仍可留在汴梁,和训儿一起照看育苗田——毕竟,不管打不打仗,麦子总是要种的。”

耶律延寿女猛地抬头,眼里泛起泪光:“太后……”

“你父汗以麦种为礼,示好和平;我们以育苗为诺,回应诚意。”符太后的目光落在窗外的育苗田方向,“若是耶律休哥擅自妄为,辽王定会给我们一个交代;若是辽王真要毁约,我们也能让他知道,后周的麦田,不是那么好踏的。”

当晚,耶律延寿女在灯下写了封信,字字恳切,问耶律璟耶律休哥的动向,说汴梁的“和平麦”刚育苗,说柴宗训还在等辽地的新稻种。信末,她画了个小小的麦穗,旁边写着“别让麦子白种了”。

柴宗训来送麦饼时,见她眼眶红红的,便把篮子里的麦饼都塞给她:“吃点东西,别饿坏了。我母后说,明天会让使者快马送你的信,说不定过几日,耶律大叔就会回信了。”

耶律延寿女接过麦饼,咬了一口,却尝不出往日的香。她看着柴宗训,轻声道:“如果……如果耶律休哥真的要打仗,你会不会怪我?会不会……不认我们的约定了?”

柴宗训坐在她对面,拿起画册,在空白页上画了个拿着盾牌的小人,盾牌上画着麦穗:“不会。我会派韩将军去打跑他们,然后回来和你一起种麦子。盟约是我们的,麦子是我们的,谁也抢不走。”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案上的育苗图上。图上的“和平麦”幼苗画得细细小小的,却透着顽强的生机,像极了此刻他们守着的和平,虽面临风雨,却仍在悄悄扎根。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