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燕云啥意思 > 第93章 柴宗训拉着符太后手 娘要不现在以我名号科举吧(第1页)

第93章 柴宗训拉着符太后手 娘要不现在以我名号科举吧(第1页)

柴宗训拉着符太后手:娘,要不现在以我名号科举吧

正月十六的晨光刚漫进寝殿,柴宗训就攥着银锁跑来找符太后,小小的手首接拉住她的衣袖,眼神里满是急切又认真的光:“娘,我昨晚想了一整晚,要不现在就以我的名号开科举吧!”

符太后正拿着昨夜改好的密信,闻言动作一顿,低头看向他:“训儿,怎么突然想起这个?我们之前计划的是先稳住赵匡胤,再慢慢筹谋人才的事。”

“可娘,”柴宗训往前凑了凑,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独有的执拗,“昨天我们说要招兵、要找旧部,可光有士兵没有懂谋略的人怎么行?韩将军能打仗,可怎么调度粮草、怎么管洛阳的百姓,这些都需要人啊!”他顿了顿,又想起石守信的事,语气更坚定了,“而且石将军是赵匡胤的人,军营里说不定还有他的同伙,我们用科举招些新的读书人、武夫来,既能补上空缺,还能防着那些有异心的人!”

符太后放下密信,拉着他在榻边坐下,指尖轻轻抚过他依旧带着浅红的脸颊——这孩子一夜之间,竟把“招才”和“防患”连到了一起,比她预想的还要通透。“你说得有道理,可现在开科举,会不会让赵匡胤起疑?我们刚送粮草表‘顺从’,转头就招贤纳士,他会觉得我们在暗中准备,反而会提前对我们动手。”

“我想过了!”柴宗训立刻接话,小眉头拧着,像模像样地学着符太后之前拆解计划的样子,“我们不说是为了‘备战’,就说是为了‘管洛阳’。可以对外说,洛阳刚经历兵乱,百姓没人管、赋税没人理,我作为后周的皇帝,得找些能帮百姓做事的人,这样赵匡胤就不会怀疑了!”他还特意加重了“帮百姓做事”几个字,像是怕符太后不明白其中的门道。

符太后看着他眼底的光,心里忽然一暖。她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声音柔了些:“训儿长大了,懂得用‘民生’当幌子了。可科举不是小事,得有考官、有章程,还要让洛阳乃至周边的读书人、武夫敢来——现在赵匡胤的眼线还在,若是我们把动静闹大,说不定会有人不敢来应试,反而白费功夫。”

“那我们就小范围来!”柴宗训立刻补充,“不用招太多人,文试就考怎么安抚百姓、怎么算赋税,武试就考怎么护粮道、怎么练新兵,就招二十个人,先放在洛阳城里做事,等以后我们势力大了,再让他们去管更多地方!”他一边说,一边伸手比划,“而且我们可以让韩将军去请洛阳的老儒当考官,这些老夫子都是父亲当年敬重的人,他们出面,读书人肯定愿意来;武试就让韩将军亲自考,这样招进来的武夫,也能放心交给韩将军带。”

符太后静静听着,心里渐渐有了章程。这孩子的想法,看似急,实则扣着“稳”字——小范围、考实用、找可信的人主持,既避开了赵匡胤的猜忌,又能真正招到能用的人,正好补上当前“缺人”的短板。她拿起榻上的纸笔,在纸上写下“科举”二字,又在旁边注上“文试:民生策论”“武试:护粮实操”,笑着看向柴宗训:“你的主意很好,不过我们得先跟韩将军商量,让他去摸清洛阳老儒的心思,再看看武科要怎么考才不引人注目。”

柴宗训见她松口,立刻笑了起来,拉着她的手晃了晃:“娘,那我们现在就去找韩将军吧!正月十六,是个好日子,正好开始办这事!”

符太后点点头,起身把密信放进锦盒,又牵起他的手:“好,我们现在就去。不过训儿要记住,科举的事要悄悄办,对外只说‘选能吏抚民’,绝不能提‘为后周崛起’,知道吗?”

“我知道!”柴宗训用力点头,脚步轻快地跟着她往外走。廊下的灯笼还没撤去,晨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暖得像初春的风。符太后看着身边蹦蹦跳跳的孩子,忽然觉得,显德七年的这个正月,或许不只是危机,更是后周重新站起来的开始——有这样懂事的君主,有忠心的臣子,再难的路,也能一步步走下去。

两人刚走到宫门,就见韩通一身戎装匆匆赶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纸条:“太后,陛下,石守信今早果然去军营看了,见士兵们在修补盔甲、煮稀粥,他还特意问了粮草的事,属下按您的吩咐,让士兵说‘快不够了,正愁呢’,他听完就走了,估计是要给赵匡胤送信去。”

符太后眼神微亮,转头看向柴宗训,后者立刻明白过来,拉着韩通的衣袖就说:“韩将军,正好我有件事要跟你商量——我想以我的名号开科举,招些能帮着管百姓、护粮道的人,你看可行吗?”

韩通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看向符太后,见她点头,立刻躬身道:“陛下有此心,是后周之幸!属下这就去联系洛阳的老儒,再安排武试的事,保证悄悄办好,不惹赵匡胤怀疑!”

晨光里,三人站在宫门前,一个主心、一个主谋、一个主行,后周“夺势”的第二步,在正月十六的晨光里,悄悄落了地。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