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燕云百度百科 > 第101章 柴宗训 娘我饿符太后 都怪我对不起宗训(第1页)

第101章 柴宗训 娘我饿符太后 都怪我对不起宗训(第1页)

洛岸饥寒:母子的冬日暖粥

晨雾还没散,洛水岸边的茅草屋就透着股寒气。柴宗训缩在薄薄的被褥里,肚子饿得咕咕叫,却不敢吵醒靠在桌边打盹的符太后。他看着娘眼下的青黑——自从离开破庙,娘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白天要跟着士兵们去挖野菜,晚上还要缝补破旧的衣服,曾经保养得宜的手,现在满是裂口,还沾着泥土。

“咕噜……”肚子又不争气地叫了一声,柴宗训连忙捂住,却还是惊醒了符太后。她揉了揉眼睛,看到柴宗训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自己,声音沙哑地问:“宗训,是不是饿了?”

柴宗训点了点头,又赶紧摇头:“娘,我不饿,就是醒了。咱们今天是不是还要去挖野菜呀?我昨天看到西边的坡上,有好多荠菜呢。”

符太后的鼻子忽然一酸,她起身走到床边,摸了摸柴宗训的脸——孩子的脸比在洛阳宫时瘦了一圈,颧骨都微微凸了出来。她想起以前在宫里,柴宗训每天早上都能喝到热乎的小米粥,还有他最爱的豆沙包,可现在,连顿饱饭都成了奢望。

“都怪我。”符太后的声音带着哭腔,她别过脸,不敢看柴宗训的眼睛,“都怪娘当初非要出兵孟州,把洛阳丢了,把咱们的家丢了,才让你跟着我受苦,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对不起,宗训,是娘对不起你。”

柴宗训连忙坐起来,伸出小手擦了擦符太后眼角的泪:“娘,不怪你。挖野菜也很好呀,昨天张叔还教我辨认马齿苋,说用开水焯一下,拌上盐就能吃,可好吃了。而且咱们有茅草屋住,还有两百多个叔叔陪着,比好多没家的人强多了。”

他嘴上这么说,肚子却又“咕噜”叫了一声,惹得符太后破涕为笑。她摸了摸柴宗训的头,起身道:“娘去看看灶房里还有没有剩下的红薯,咱们煮个红薯粥喝。”

柴宗训跟着符太后走到灶房,小小的灶台上,只有一个破了口的陶罐,旁边放着小半袋红薯——这是昨天士兵们从镇上换来的,总共没几个,要分给两百多人吃,每个人只能分到一小块。符太后把红薯洗干净,切成小块放进陶罐,又加了些洛水,生火煮了起来。

柴火噼啪作响,陶罐里的水渐渐冒起了热气,淡淡的红薯香飘了出来。柴宗训蹲在灶台边,眼睛首勾勾地盯着陶罐,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符太后看着他的模样,心里更不是滋味——以前在宫里,孩子哪里用得着这样盼着一口吃的?

“宗训,等以后日子好了,娘再给你做你最爱吃的豆沙包,好不好?”符太后轻声说。

柴宗训点了点头,又想起什么,说道:“娘,到时候也要给张叔他们做,他们昨天还帮我捡了好多干柴呢。还有那个十五岁的小兵哥哥,他说他从来没吃过豆沙包,咱们也让他尝尝。”

符太后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好,都给他们做。”

红薯粥煮好了,符太后用一个缺了角的碗,盛了小半碗递给柴宗训:“小心烫,慢慢喝。”柴宗训接过碗,吹了吹,小口小口地喝了起来。红薯的甜味在嘴里散开,暖乎乎的粥滑进肚子里,舒服得他眯起了眼睛。

他喝了几口,又把碗递给符太后:“娘,你也喝,我不饿了。”

符太后摇了摇头,把碗推回去:“娘不饿,你喝吧。昨天娘己经吃过红薯了。”其实她昨天只喝了半碗野菜汤,可她不能跟孩子抢吃的。

柴宗训知道娘在骗他,他舀起一勺粥,递到符太后嘴边:“娘,你不喝,我也不喝了。咱们一起喝。”

符太后看着孩子固执的眼神,只好张开嘴,喝了那勺粥。红薯的甜味里,带着一丝苦涩——都是她的错,才让孩子跟着她受这样的苦。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张校尉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太后,殿下,这是昨天弟兄们去山里挖的野栗子,炒了一些,给您和殿下送来尝尝。”

符太后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炒得香喷喷的野栗子,个个。她连忙拿出两个递给柴宗训:“快尝尝,张叔送的野栗子。”

柴宗训接过栗子,剥了一个放进嘴里,甜甜的,面面的,好吃极了。他又剥了一个,递给符太后:“娘,你也吃,可甜了。”

张校尉看着母子俩的模样,笑道:“太后,殿下,咱们今天打算去洛水对岸的镇上看看,能不能用咱们挖的野菜换些粮食回来。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换些盐和布,给殿下做件厚衣服。”

符太后感激地看着张校尉:“辛苦你们了。这些日子,多亏了你们照顾。”

“太后说的哪里话?”张校尉连忙道,“咱们都是后周的人,照顾您和殿下是应该的。而且殿下仁厚,之前让弟兄们回家,大家都记着殿下的好呢。现在跟着殿下,就算日子苦点,大家也愿意。”

柴宗训听了,心里暖暖的。他咬着野栗子,对张校尉说:“张叔,我也跟你们去镇上吧,我可以帮你们拿东西。”

张校尉笑着点头:“好啊,殿下要是想去,就跟我们一起去。”

吃完红薯粥,柴宗训跟着符太后、张校尉,还有几个士兵一起去镇上。路上,柴宗训看到有村民在田里劳作,他想起昨天帮村民挖红薯的事,就对符太后说:“娘,以后咱们也种些红薯吧,这样冬天就有吃的了。”

符太后点了点头:“好,等咱们找块好地,就种红薯。”

到了镇上,士兵们拿着野菜去换粮食,柴宗训则跟着符太后在镇上逛了逛。镇上很热闹,有卖包子的,有卖糖葫芦的,还有卖布的。柴宗训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摊子,眼睛都亮了,却没敢说想要。

符太后看出了他的心思,拉着他走到摊子前,掏出仅有的几个铜板,买了一串糖葫芦递给柴宗训:“拿着吃吧。”

柴宗训接过糖葫芦,高兴得跳了起来:“谢谢娘!”他咬了一颗糖葫芦,酸酸甜甜的,好吃极了。

士兵们用野菜换了一些小米和玉米,还有一小块布。回去的路上,柴宗训拿着糖葫芦,一边走一边吃,还时不时地递给符太后一颗。符太后看着孩子开心的模样,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日子好起来,再也不让孩子跟着她受苦了。

回到茅草屋,士兵们把换来的粮食分给大家,每个人都分到了一小把小米和一小块玉米。符太后用小米煮了粥,分给柴宗训一碗,自己则喝了一碗野菜汤。

晚上,柴宗训躺在床上,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对符太后说:“娘,今天真开心,我喝了红薯粥,还吃了野栗子和糖葫芦。”

符太后摸了摸他的头,轻声说:“以后娘会让你每天都这么开心的。”

柴宗训点了点头,闭上眼睛,很快就睡着了。符太后看着孩子熟睡的脸庞,心里满是愧疚和希望。她知道,现在的日子很苦,但只要他们母子同心,只要有这些忠诚的士兵陪着,总有一天,他们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窗外,月光洒在洛水上,泛着淡淡的银光。新的一天,又快要来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