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燕云百度百科 > 第29章 耶律璟 现在对后周符太后下最后通牒让她出兵支援赵匡(第1页)

第29章 耶律璟 现在对后周符太后下最后通牒让她出兵支援赵匡(第1页)

耶律璟:对后周符氏下最后通牒

上京临潢府的暖阁内,地龙的余温尚未散尽,昨夜被踹翻的铜炉己被内侍收拾干净,只留下地砖上几处淡淡的焦痕,像极了晋州战场未干的血渍。耶律璟身着玄色窄袖龙袍,正背着手来回踱步,靴底叩击金砖的声响沉闷而急促,搅得殿内空气都跟着发颤。阶下新报信的斥候仍匍匐在地,连头都不敢抬,生怕触了这位帝王的逆鳞。

“你再说一遍,符氏今早又驳回了韩通的请战书?”耶律璟猛地顿步,转身看向斥候,浑浊的眼珠里布满红丝,昨夜因粮草营被烧而起的狂喜,此刻己被浓重的疑云取代。

斥候喉咙滚动,声音带着哭腔:“回陛下,细作凌晨传回密信,韩通在汴梁宫门前跪了三个时辰,求符太后发侍卫亲军驰援晋州,可符太后只传了句‘内患未平,不可轻动’,便再不肯见他。石守信、王审琦的家眷依旧被软禁在京郊别院,连探视都不许。”

“内患未平?”耶律璟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突然放声狂笑,笑声里却满是暴戾的烦躁,“她所谓的内患,是还没坐稳的龙椅,还是赵匡胤那点藏不住的心思?”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咯咯作响,“朕与她演这场戏,是让她借朕的手牵制赵匡胤,可不是让她缩在汴梁当缩头乌龟!”

一旁侍立的萧绰连忙上前,素手轻轻抚上他的手臂,声音柔缓却带着沉稳:“夫君息怒,或许符太后有她的考量,不如再派斥候去探探虚实,问问她究竟想如何。”

“问?”耶律璟一把挥开她的手,力道之大让萧绰踉跄了半步,“朕问得明白吗?这妇人的心思比草原的天气还难猜!”他走到舆图前,一掌拍在“汴梁”二字上,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数年前。

那时柴荣还在,后周的军威何等震慑西方。高平一战,柴荣亲率禁军冲锋,刀刃都砍卷了仍不肯退,硬生生把北汉的兵马逼回了太原,连大辽派去的援军都被打得丢盔弃甲。耶律璟至今记得,那时与后周交战,虽险象环生,却酣畅淋漓——对手明刀明枪,胜败都在战场上见分晓。后来郭威在位时,亦是治军严明,即便与大辽有摩擦,也从不含糊其辞,要打便倾尽全力,要和便恪守盟约。

“那才叫帝王气魄!”耶律璟低声自语,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大辽崛起这几年,与后周交手数次,输过也赢过,可从未像现在这般憋屈。明明是双方默许的戏码:大辽与北汉出兵牵制赵匡胤的殿前司,符氏趁机稳固朝局,等腾出手来再“合力退敌”,届时赵匡胤兵力损耗,自然无力夺权。可如今,北汉的刘钧按兵不动,符氏更是连援军都不肯派,这戏唱得半半拉拉,倒让他成了孤军奋战的傻子。

“她到底怕什么?”耶律璟烦躁地踱到窗边,推开窗扇,寒风卷着雪沫子灌进来,冻得他脸颊生疼,却丝毫浇不灭心头的火气,“赵匡胤现在不足三万人马,粮草只够撑两日,就算他有夺权的心思,离咱们算定的日子还差两个月!没有京中援军,他拿什么翻天?”

萧绰重新上前,递过一件貂裘披在他肩上,轻声道:“夫君忘了,符太后终究是一介女流,从未亲历战阵。或许她是真的怕——怕派去的援军被赵匡胤吞并,怕韩通手握兵权后不听调遣,更怕一旦与大辽撕破脸,咱们转头就会攻向汴梁。”

“怕?”耶律璟冷笑一声,转身看向萧绰,“她若真怕,当初就不该答应这场戏!朕给了她牵制赵匡胤的机会,她倒好,只顾着软禁石守信的家眷,却连个得力干将都不肯派来。韩通虽忠,可侍卫亲军久疏战阵,哪比得上殿前司能打?没有援军,赵匡胤撑不住了怎么办?”

他越想越急,猛地一拍案几,案上的银盏“哐当”一声翻倒,酒水洒了满桌。“赵匡胤不是傻子!等他察觉符氏不肯支援,必定会放弃晋州,率军往回调!到时候他手握残兵,却占着‘勤王退敌’的名头,汴梁那些老臣说不定还会倒向他!符氏这是在自掘坟墓!”

说到激动处,耶律璟竟真的蹦了起来,龙袍下摆扫过满地积雪,溅起一片雪雾。“她不懂军事!朕跟她讲牵制,她跟朕讲内患;朕跟她讲战局,她跟朕讲安危!当初柴荣要是有她一半糊涂,后周早就亡了!”

萧绰连忙上前按住他的手臂,柔声劝慰:“夫君莫急,事己至此,发怒无用。不如咱们给符氏下一道最后通牒,把话说透。她若再不肯出兵,咱们便撤兵北返,任由赵匡胤回师汴梁——到时候她的太后之位能不能坐稳,可就由不得她了。”

耶律璟猛地怔住,随即眼神一亮,焦躁的神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狠厉的算计。“夫人说得对!朕倒是忘了,这场戏里,急的该是她符氏!”他快步走回案前,抓起朱笔,在一张素笺上疾书,墨汁淋漓间,字字都带着不容置喙的威压。

“传朕旨意,”耶律璟掷下笔,对殿外高声喝道,“即刻派使者带着朕的手谕去汴梁见符氏,就说——”他顿了顿,语气冰冷如铁,“三日之内,若侍卫亲军不到晋州驰援,朕便视后周为背约。届时朕将撤兵,不再与北汉牵制赵匡胤。且朕会昭告天下,后周因猜忌功臣而弃守疆土,朕若他日南下,便是替天行道!”

侍卫领命正要退下,耶律璟又补充道:“告诉符氏,让她派张永德去!张永德是柴荣的妹夫,与赵匡胤素有嫌隙,又是沙场老将,派他去,既能稳住军心,也能让赵匡胤不敢轻易吞并援军。若她连张永德都不敢派,那这后周的江山,丢了也活该!”

“臣遵旨!”侍卫躬身退去,殿内又恢复了沉寂。耶律璟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晋州”与“汴梁”之间的连线,眉头仍微微皱着。他知道,这道通牒既是给符氏的最后机会,也是在赌——赌符氏终究舍不得太后之位,赌她还没蠢到真的放任赵匡胤回师。

萧绰端来一杯热茶,递到他手中:“夫君放宽心,符氏虽糊涂,却也知道轻重。张永德素有威望,派他出兵,既合情理,又能解她的顾虑,她没有拒绝的理由。”

耶律璟接过茶盏,却没有喝,只是盯着氤氲的热气出神。“朕不是怕符氏拒绝,是怕她真的不懂——不懂赵匡胤的野心,不懂战场的凶险,更不懂这乱世里,没有兵权,没有外援,所谓的‘安稳’不过是镜花水月。”他想起柴荣临终前托孤的传闻,那时柴荣将七岁的柴宗训托付给符氏和一众老臣,可如今看来,那些老臣各怀心思,符氏又难当大任,柴荣毕生心血,怕是真要毁在这妇人手里。

“若符氏真的不肯出兵呢?”萧绰轻声问道。

耶律璟眼神一沉,将茶盏重重顿在案上。“那便撤兵。”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决绝,“朕犯不着为了一个糊涂妇人耗在晋州。赵匡胤回师汴梁,必定会与符氏反目,到时候后周内乱,朕再趁机南下,既能拿下疆土,又能救回延寿,反倒比现在省力。”

只是……他脑海里又浮现出女儿抱着他腿哭泣的模样,心口微微一紧。若真等后周内乱,汴梁必定大乱,延寿女身在敌营,怕是会有危险。可事到如今,他也只能赌——赌符氏终究会妥协,赌细作能护住延寿。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内侍的禀报:“陛下,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求见,说有北汉的消息!”

耶律璟精神一振:“让他进来!”

耶律斜轸快步走进殿内,躬身禀报道:“陛下,北汉细作传回消息,刘钧昨夜召集大臣议事,似是有意派刘继业率军袭扰我军后路,但又怕触怒陛下,至今尚未下令。另外,刘钧还派了密使去汴梁,想劝符氏与北汉结盟,共抗我辽。”

“结盟?”耶律璟嗤笑一声,“刘钧这小子,既想坐收渔利,又想两头讨好,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他眼神陡然变得阴鸷,“传朕旨意给汾州的轻骑,让他们加大骚扰力度,告诉刘继业,三日内若再不出兵,朕就先踏平太原!朕倒要看看,他这‘儿皇帝’是想帮符氏,还是想保自己的小命!”

“臣遵旨!”耶律斜轸躬身应下。

耶律璟挥挥手让他退下,转头看向萧绰,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符氏想拖,刘钧想等,那朕就偏不让他们如愿。通牒己下,压力己给,接下来,就看他们谁先撑不住了。”

萧绰望着他眼中的锋芒,轻轻点头。暖阁外,北风依旧呼啸,可天边的鱼肚白己渐渐染上亮色。晋州的喊杀声或许还未响起,但汴梁的宫墙之内,一场由辽帝掀起的风暴,己悄然逼近。耶律璟知道,三日之后,无论符氏如何选择,这场围绕晋州的博弈,都将迎来新的转折——而他,早己做好了万全准备。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