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生病只能听天由命的时代,李睿竟然试图为他治下最底层的每一个百姓,都创建起一道最基础的健康防线!
“住有所居,穿有所衣,病有所医。”
这在后世看来最基本不过的民生保障,在明末这片绝望的土地上,却如同神迹一般,降临在了辽西大地。
李睿的声望,也因此,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百姓们不再仅仅称呼他为“李大人”或“李主事”。在私下里,他们开始用一个更古老,也更充满敬意的称呼——“主公”。
在他们心中,李睿,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朝廷命官。他,是这片土地真正的守护者,是带领他们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的领路人。
当然,李睿做的这一切,并非完全出于“仁慈”。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健康的、有文化的、有归属感的人口基础,对于他未来的工业化和军事化发展,有多么重要。
一个健康的士兵,才能承受高强度的训练。
一个识字的工人,才能看懂复杂的机械图纸。
一个安居乐业的农民,才会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而奋不顾身地走上战场。
他正在做的,是一场最深刻、也最彻底的社会改造。他要将这些麻木、愚昧、只求活命的流民,转变为高素质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现代国家的“公民”雏形。
这是一个极其漫长,也极其艰难的过程。
但李睿,有信心,也有耐心。
他站在屯田所的了望塔上,俯瞰着这片正在他手中,发生着翻天复地变化的土地。
远处,是拔地而起的村庄和工厂。
近处,是绿意盎然的万亩良田。
更远处,是正在被驯服的,广袤的荒原。
他知道,自己正在播撒的,不仅仅是土豆和玉米的种子。
他正在播撒的,是一种名为“希望”的种子。
而当这种子,在这片土地上,彻底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时,它所能爆发出的力量,将足以撼动整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