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高婶子和王玉芝来的时候告诉李春一个消息。
大蛮,柏林和杨士满的爸妈全都去李家地里帮忙秋收了,就连赵鹏月他老妈和三婶儿也去帮忙,所以中午要多做几口人的饭菜。
对此李春也表示很无奈,人缘太好了,自己也没有办法。
虎子和柏林今天送货又多了一样板鸭,昨天李春己经跟老孟和另外几家饭馆老板通过电话,先让他们试卖一下看看效果,如果反响还不错马上加大生产量。
大家按部就班工作,只不过李春发现今天丈母娘的脸色不是很好,问她也只是摇头说“没事”,可李春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李春问她要不要学做蛋挞,这下丈母娘终于露出笑容。
蓝兰到了学校之后,有关系比较不错的老师试探着问她结婚事情,蓝兰大大方方的承认下来,虽然很多老师不理解蓝兰为什么要嫁给一个农民痞子,但还是礼貌的送上祝福。
不过一众未婚男老师却郁闷的要死,上课的时候都打不起精神。
下午老孟和几家饭馆纷纷打来反馈电话,由于板鸭味道好,价格便宜,因此深受食客爱戴。
尤其是老孟那里后天就要货十只,所以李春这边的产量只能从三十只暂时提高到五十只,这可把陈光新夫妻高兴坏了。
除了板鸭之外,卤鸭杂和芥末鸭掌也供不应求。
这两样附加产品李春只供应铁路饭店,老孟可是“嫡系”,有好东西必须优先他们。
接下来连续两天都是好天气,地里的庄稼终于全部收完。
李春还预定了大批量的土豆,洋葱,胡萝卜,红心美萝卜,大萝卜,冬瓜,西葫芦,红小豆,黄豆等作物。
这些食材先储藏在各自家里,李春用的时候随时提取。
另外,这两天李春还通过苏志刚“介绍”跟曲轴厂业务科达成一项业务合作,在曲轴厂定做五套冬天取暖的炉子,以及几座专门燃放二踢脚的炮台。
这年头几乎所有企业都悄悄承接个人业务,只不过找“熟人”介绍价格能便宜一些。
其实有很多人家都用铁皮桶改造成炉子,不过那种炉子质量不行,最多两年就得遭烂报废。
花点钱用真材实料制作,一劳永逸更省心。
烟箱和烟囱都是跟陈文的白铁摊子订做的,五套烟囱和烟箱可是大订单,够陈文忙活一阵子了。
转眼到了周日这天,天还没亮大院儿就格外热闹起来。
今天李春这里要渍酸菜,一大早,高婶子,王婶子还有三婶儿她们都来帮忙了。
大财和王选他们也来了。
院子里搭起五座临时炉灶同时烧水准备炸菜。
渍酸菜的手法各不相同,本地渍酸菜要先把大白菜在开水中浸泡一下,这个过程称之为“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