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枋小声道:“读过,但不是很多。”
“喜欢读书?”
李枋点点头。
“学过武艺吗?”李邺又笑问道。
李枋又摇摇头,“只学过几套剑法,用来健身,不算武艺!”
确实有点腼腆,像个女孩儿一样,相信自己母亲会很喜欢,李邺又见帐外有两个小娘子,笑道:“那是你的侍女?”
李枋不好意思道:“她们和我一起长大,我答应娶她们的。”
李邺呵呵一笑,“可以!你喜欢,父皇就成全你,先去见见祖父和祖母,然后见一见大娘和其他母亲,不要太害羞,尽管融入大家庭,父皇会安排你继续读书,这两个小娘子就跟着你吧!”
李枋没想父亲这么好说话,他眼睛一红,哽咽道:“谢谢爹爹!”
李邺心中唏嘘,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道:“放心吧!你回家了。”
李邺安排一辆马车,命令侍卫送他去兴庆宫,见太上皇和皇太后。
李岱和裴三娘已经得到消息,正在宫里等待这个流落他乡的孙子到来。
回到皇宫,李邺坐在坐在御案前,仔细阅读李成华的第一份报告,第一份报告并不涉及河中,主要以碎叶和拔汗那的见闻录为主。
当然,既然是正式报告,那么所有见闻录都是真实可信的内容,有据可查,就算是无法核实,李成华也会注明消息来源。
其中有三则消息引起了李邺的关注,第一则是葛逻禄强占伊丽河谷,被唐军击溃败逃,但他们逃去了夷播海以西,而不是逃回老巢玄海一带。
这就说明他们的老巢已经被人占领了,从位置和实力来分析,只可能是昆坚部,虽然还有一些小部落,但实力太弱,根本无法和葛逻禄人相比,就算被击败的葛逻禄人,他们也远不是对手。
这让李邺很精通,如果昆坚部占领了玄海一带,那他们的下一步必然是金山北麓,这可是李邺的目标,这就意味着他得提前下手了。
李邺又注意到第二则消息,竟然是关于吐蕃,让他精神不由一振,已经很久没有吐蕃的消息了,没想到这次吐蕃消息竟然是来自拔汗那。
李邺连忙细看,去年吐蕃两次派特使拜访了拔汗那女王,竟然是商议吐蕃和拔汗那同时出兵,攻打碎叶,拔掉唐军在葱岭以西的唯一据点。
这就让李邺感到困惑了,吐蕃从哪里出兵?
他再看下一个关于吐蕃的消息,第三则消息更是让李邺吃了一惊,一支五百人的吐蕃军护卫吐蕃使团三月份前往乌仗那访问。
这个消息有注明,是乌仗那的商人提供的消息,无法核实真假。
但这个消息恰好就给了前一个消息注脚,如果前一个消息为真,那么这第三个消息真的可能性就大了。
这说明了一个严峻问题,吐蕃再一次打通了大勃律到朅师国的通道。
李邺一阵头大,吐蕃还真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对吐火罗矢志不渝,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一次又一次要进入吐火罗。
其实,李邺和吐蕃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他很清楚吐蕃的意图。
吐蕃最大的短板就是人口不足,在南诏一下子损失了五万大军后,令吐蕃痛彻心扉,吐蕃四处开拓,都是为了寻找人口资源。
有了人口资源,吐蕃就有了和唐军开战的底气。
吐蕃之前是想引进天竺人口,但天竺人口不堪大用,彻底失败,它把目标又转向了吐火罗。
吐蕃还是想利用吐火罗的人口和唐军对抗,一定是这样。
这时,侍从在门口禀报,“陛下,韦相国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