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集团”裁员的消息,像一颗引爆的氢弹,其冲击波瞬间席卷了整个行业。
天宇,是业内的绝对龙头,是市场的风向标。连它都扛不住压力,要用裁掉一半员工的方式来断臂求生,那其他公司呢?
恐慌,比上一次更加猛烈,更加真实地,降临到了每一个人的头上。
很快,连锁反应出现了。
下游的客户,开始疯狂地取消订单,以保留现金。上游的供应商,则开始疯狂地催收货款,生怕林氏集团会成为下一个倒下的巨人。
原本还在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一条接一条地停了下来。堆积如山的库存,卖不出去。雪片般飞来的账单,等着支付。
林氏集团的现金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枯竭。
这一次,不再是某个高层阴谋,也不是某个投资陷阱。这是一场波及了所有人的,真正的生存危机。
集团上下,再度陷入了比上一次更甚的焦虑之中。
顶层会议室,成了林清雅的第二个家。
她召集了集团所有部门的最高负责人,连续三天三夜,吃住都在公司,开着一场又一场的马拉松式会议。
每个人都熬得双眼通红,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想办法。
“我建议,立刻开拓海外新兴市场!东南亚那边,还有增长空间!”
“不行!海外市场投入太大,见效太慢,我们等不起!现在必须降本增效,所有非核心业务,全部砍掉!”
“研发部那边的新产品,能不能提前上市?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来刺激市场!”
“市场部必须拿出更有效的营销方案!我们可以考虑降价促销,先抢占市场份额再说!”
上百个方案被提出,又被一个个否决。每个人都在提出复杂的、听起来高大上的自救方案,但每一种方案,似乎都无法解决眼下最根本的问题——订单消失了,客户没钱了。
会议室里,争吵声,叹气声,此起彼伏。烟灰缸里,塞满了烟头。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茫然。
而对于秦松来说,这场危机带给他的最首观的感受,就是——烦。
太吵了。
连续三天,楼上的会议室里,二十西小时不间断地传来各种激烈的争论声、拍桌子声、咆哮声。整个楼层,都弥漫着一股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氛围。
他根本无法像往常一样,安安稳稳地在办公室里看剧、喝茶、打盹。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在家里舒舒服服地躺着,结果楼上邻居,天天都在搞装修,电钻声、锤子声,没完没了。
秦松的怨气,在一天天地积累。
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来捍卫自己“安稳摸鱼”的神圣权利。
于是,他破天荒地,主动打开了公司的内部网站,开始研究起了集团的规章制度。
终于,在一个犄角旮旯里,让他找到了一条几乎己经被所有人遗忘的条款。
《关于集团特殊人才引进与激励的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七条:对于在特定领域,为集团做出过颠覆性贡献的特殊人才,经本人申请,董事长特批,可为其提供独立的、不受外界打扰的专属办公室,以保障其创造性思维的延续性。
秦松的眼睛,瞬间亮了。
这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