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的带头认可和高度概括,如同一道神谕,瞬间将秦松那番朴实无华的“睡觉理论”奉为了整个集团的圭臬。
掌声经久不息,仿佛要掀翻会议室的屋顶。
台下的高管们,看向秦松的眼神彻底变了。之前的审视、好奇、轻视,此刻己经完全被一种狂热的崇拜所取代。在他们眼中,秦松不再是一个幸运的年轻人,而是一位洞悉了宇宙至理、返璞归真的“大师”。
秦松站在台上,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搞得手足无措。他本来只是想应付一下差事,没想到捅了马蜂窝。他看着台下那些目光灼灼的“成功人士”,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误入传销组织的大学生,周围全是狂热的信徒。
会议一结束,他刚走下台,就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了。
“秦大师!请问您对‘深度睡眠’与‘浅层思考’的辩证关系有什么看法?”一位技术总监挤上前来,满脸虔诚。
“秦老师!我们人力资源部想邀请您做一次全员培训,主题就叫‘论睡眠驱动工作法的实践与应用’,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秦主管,能跟您请教一下,如何在繁杂的事务中,快速进入您说的那种‘忘我’状态吗?是需要冥想吗?”
无数的问题如同潮水般涌来,每一个问题都充满了他们自己的“迪化”解读。秦松被吵得头痛欲裂,他哪知道什么辩证关系,他只知道床很舒服。
他一边说着“我不太懂”、“你们误会了”,一边拼命地往外挤,最后在助理李哲的掩护下,几乎是落荒而逃。
然而,他低估了一位“精神领袖”的诞生,对一个陷入“内卷瓶颈”的大公司所带来的冲击力。
从那天起,“秦松主义”、“睡眠驱动工作法”、“战略性留白”等一系列听起来高深莫测的新词,开始在星辰科技的各个部门、各个层级之间疯狂流传。
公司的内部论坛上,更是出现了一个名为《秦松思想学习小组》的置顶热帖,里面全都是员工们结合自己工作,对秦松那几句“名言”的各种解读和心得体会,楼盖了上千层。
秦松的办公室外,甚至开始有人排队。他们不为别的,就是想过来“感受一下大佬的气场”,沾染一点“不加班的仙气”,这让他现在连摸鱼都不得安宁,一抬头就能看到窗外几双崇敬的眼睛。
林叔,或者说CEO林栋,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的警惕提到了最高。他意识到,秦松己经不仅仅是CEO面前的红人那么简单。他正在用一种他自己都未必意识到的方式,像病毒一样传播着一种文化和思想,开始影响公司的根基。这比单纯的技术能力,要可怕得多,也更难对付。
而远在另一家公司的陈昊,在听说了会议的详细内容后,只是嗤之以鼻。
“一群疯子!”他对手下评价道,“林氏集团的高层都疯了,竟然会相信这种装神弄鬼的鬼话。把一个懒汉的胡言乱语当成宝典,这家公司离完蛋不远了。”
他对秦松的轻视,因此变得更深了。
傍晚,地下停车场。
林清雅靠在自己的红色跑车旁,等到了一脸生无可恋、如同逃难般冲进来的秦松。
她笑着递过去一瓶冰水。
“恭喜你啊,秦大师。”她调侃道,明媚的眼眸里满是笑意,“你现在己经是我们公司的精神领袖了,感觉怎么样?”
秦松拧开瓶盖,猛灌了一大口,脸上满是“我是谁,我在哪”的迷茫和痛苦。
“我能辞职吗?”他无比认真地看着林清雅,“我发现,当精神领袖比写代码累多了,心累。”
看着他这副真实得不像话的倒霉样子,林清雅再也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她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喜欢这个男人了,喜欢他身上那种与这个功利世界格格不入的、干净而纯粹的“丧”。
然而,秦松的“被迫营业”还远远没有结束。
他的手机响了,是助理李哲打来的。李哲用一种无比恭敬的语气通知他,CEO给他下达了新的任务:作为项目总负责人,他必须亲自出面,去和项目的一个关键外部合作方,进行一次至关重要的商业谈判。
而那个合作方的首席谈判代表,正是那个对他充满轻视,认为他是个走了狗屎运的傻子的——陈昊。